1.国内外汽车怠速背景史

2.谁发明了汽车

3.究竟丰田的1.2T发动机有什么特别之处?

4.氢动力汽车的背景历史

汽车发动机的研究背景_汽车发动机研究背景及意义

汽车发明的时代背景:

1599年,荷兰物理学家斯特宾发明了在两根桅杆上张帆的风力车。这种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沿荷兰的海岸奔驰。但是,没有风,车就无法开动。

1680年,著名科学家牛顿设想了喷气式汽车方案,利用喷管喷射蒸汽来推动汽车,但未能制成实物。

1769年,法国的邱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来代替马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得支离破碎。

1896年福特试制出第一台汽车。1903年建立福特汽车公司。初期,租赁马车制造厂做总装厂,装配两座带篷船式车身A型车,售价850美元。发动机、化油器、变速器、车桥、车身均外购。

后建比凯·阿庇纽新厂,三层式厂房,一层机加缸体、曲轴等18个大件,二层机加工小件,三层最后组装,已具备大量生产的基本形态。

1908年,亨利·福特及其伙伴将奥尔兹、利兰以及其他人的设计和制造思想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汽车——T型车,一种不加装饰、结实耐用、容易驾驶和维修、可行乡间道路、大众市场需要的低价位车。

T型车装4缸20马力汽油机,前置于发动机罩内,两前进档一倒档行星齿轮变速器,充气轮胎,双排座带蓬船形车身。该车投放市场获好评,接到大量订单。

1909年开始T型车单一品种生产,当年售价950美元,产量达万辆。1914年,他将泰勒的流水生产线技术运用到汽车上,这种技术被后人称为装配线。装配线不仅有助于在装配过程中通过生产设备使零部件连续流动,而且便于对制造技能进行分工,把复杂技术简化、程序化。

组装1辆汽车由原定置式的750分钟缩短为93分钟,工厂单班生产能力达1 212辆。当时有专用机床约1.5万台,工人1.5万人,这就是后来为全世界汽车厂继承的汽车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原型。

国内外汽车怠速背景史

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首先,电力作为燃料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早期的驱动车当中,所使用的就是电力。但后来随着石油产量的增加,燃料价格降低,使得燃油汽车在20世纪初开始变得流行起来,电动车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现如今,由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使得电动汽车重新开始流行起来。

电动汽车的分类。目前的电动车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还有氢燃料汽车。基于这几种类别的划分,每一类电动汽车的配置也是各不相同的。

混合动力车和插电混合动力车,都是以传统汽车为基础,作为一个过渡的划分和分类,这类汽车的发电机是一个附加效益,并没有经常使用,并不是纯粹的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的操作完全依赖于电力,但是却又不包含发动机,因此他有混合动力汽车,有着共同点,但是又有许多不同点。

相同点,这两种汽车都是用电池作为动力,电动车的电池主要是用于电力储存,通常的电池类型就是锂电池。同时因为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动车发展的主力方向。

不同点,混合动力者,插电混合动力的通常是由电动机、电池和内燃机这几部分构成的,电池只是作为能量来源,且不配备内燃机发电,行驶范围也受到限制。

电动汽车的特点。

第1个特点,应用车型多。据悉,混合动车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汽车都有相应的车型,产品从轿车到SUV,再到大型客车、公交车,都会有不一样的产品。

第2个特点,先进的车用技术,能量回收技术,以混合动车为例,混合动车使用传统燃料产生动力,它配备两个发电机,电动机与发动机连接,用于回收汽车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减少了污染的排放。

第3个特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改进版,通常配有大容量的动力电池,用以储存电能。

谁发明了汽车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怠速停止技术提出以后,国外就有很多的汽车公司致力于该技术的研究,使它的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并且在国外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达到了很好的节油减排的效果。

1987 年五十铃汽车公司就开发了第一代起动停止系统,并成功的应用到大型客车与载货车上。

1994 年,该公司对此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起动停止系统可通过发动机控制的ECU 加以控制[4]。

1999 年11 月开始本田公司在日本推出基于起动/ 发电机一体化(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简称ISG)系统的混合动力轿车Insight,这款车能够实现发动机的怠速停止起动功能, 实现了世界上最低的油耗(每升汽油可行驶35km)、最洁净的排放(每行驶1km 仅排放80g CO2) [5]。

1999 年,三菱汽车公司在庇斯达奇奥轿车成功的搭载了起动停止系统,根据离合器的状态而能读出驾驶员的起步或停止的意愿,实现极为平顺自动停止和自动起步。搭载了起动停止系统的三菱汽车燃油经济性提高了近40%,其中10%属于起动停止系统的功劳[2]。

2000 年2 月, 戴克公司在华盛顿的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其轻度混合型概念车DodgeESX3,安装了ISG,可减少系统重量、优化启动性能、回收制动能量,并通过怠速停机来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使动力

系统的匹配达到最优组合[6]。

2003 年2 月,丰田怠速停止起动系统(TIIS)进入量产,首先安装在VITZ(威姿)紧凑型车上,在这款车上,新发展的ISS 系统可以达到25.5km/L 的燃油经济性。这代表了在日本的行驶条件下,相对于传统车辆的经济性(23.5km/L)大概提高了9%[7]。

2004 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公司在其产品CITROEN C3 上也装备了起动停止系统来代替传统的起动机, 装有ISS 的雪铁龙汽车的排放满足欧4标准,其燃油消耗也有很大降低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

究竟丰田的1.2T发动机有什么特别之处?

说汽车是19世纪甚至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点也不为过。汽车终结了人类步履蹒跚的历史,把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国家装在车轮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滚滚向前。

今天,当我们回望100多年前这项伟大的发明时,不禁对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威廉·迈巴赫等伟大的名字心生敬意。这些汽车先驱创办的公司,至今依然是最受人追捧和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

一般认为,汽车发明者是德国人卡尔·本茨,他在188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汽车诞生日,卡尔·本茨也被后人誉为“汽车之父”。

李书福说过,汽车就是一个发动机加四个轮子。这话算是说到家了,汽车的本质就是以现代内燃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发明者最初的思路就是如何把内燃机装到马车上,以机械动力代替马。不过,欧洲的马车可不是“钱广赶大车”的马车,也不是刘能、谢广坤的马车,而是有转向装置的四轮马车,因此,如何把内燃机装到四轮马车上并设计相应的操控系统,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因为要发明汽车,首先要发明适合汽车用途的发动机。

汽车的发明是处在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蒸汽机的发明和初步应用,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使之成为可以普遍应用的动力系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幕。

在此,我们不能不提到法国天才的工程师尼古拉斯?约瑟夫?古诺。早在1769年,在汽车发明前100多年,古拉斯?约瑟夫?古诺经过六年苦心研究,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动力“汽车”——卡布奥雷。

这个车的样子与后来的汽车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车子的动力来自一个硕大无比的锅炉,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从而产生动力推动车子前进,由于前轮上压着很重的锅炉,所以操纵转向杆很费力。它的速度只有每小时4千米,堪比蜗牛。实际上古诺发明这个装置的目的,是用来牵引军队中沉重的大炮,而不是运载人员和货物。

在古诺的“蒸汽车”试验之后,人们一直为动力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不断探索,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成功地试制出动力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四冲程内燃机,为汽车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终于试验成功了一台二冲程实验性发动机并尝试把它装在车架上,向现代意义上的汽车迈进了一大步。

在那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卡尔·本茨从小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学校学习期间,系统学习了机械构造、机械原理、发动机制造、机械制造经济核算等课程,他研究了奥托的煤气发动机,并领到了制造四冲程发动机和双冲程发动机的营业执照。1885年10月,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机动车,动力为一台二冲程单缸0.9马力汽油机,这辆时速为16千米的三轮汽车被命名为“奔驰1号”。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辆“奔驰1号”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虽是汽车发展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100多年来,汽车工业不断进步,每一次科技进步的成果都被广泛应用到汽车身上,今天,汽车早已经不是代步的工具,而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卡尔·本茨获得汽车发明专利的1886年前后,很多人都发明或者参与了汽车的发明过程,所不同的是,很多人没有想到去拿个专利。

1860年,法国的艾蒂安·勒努瓦用大约1马力的煤气发动机来带动汽车,虽然效果不好,但却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882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海姆.戴姆勒发明了用电火花为发动机点火的自动点火装置。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汽油发动机的研发,制成了汽油发动机汽车。

另一位德国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和他的助手威廉·迈巴赫,于1885年制造出一台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用它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3月,戈特利布·戴姆勒在为妻子生日购买的一辆马车上安装了自己研制的汽车发动机,速度达到每小时18千米,这个速度比卡尔·本茨的“奔驰1号”还要快,而且是四轮的,生日礼物被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想不到吧。

而英国的巴特勒和意大利的贝尔纳也都于1885年成功发明了装有发动机的汽车,而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两人则发明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

必须看到,早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它相关的许多发明就已经出现了,如铅酸蓄电池、内燃机点火装置、硬橡胶实心轮胎、弹簧悬架等,所以汽车是许多发明或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汽车是很多人的共同发明。

但不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卡尔·本茨对汽车发明的巨大贡献。与同时代的汽车发明家相比,卡尔·本茨也是最早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汽车领袖,1887年,卡尔·本茨成立了奔驰汽车公司,到1889年底,已销售了1132辆奔驰车,把许多还在实验室阶段的发明人远远甩在后面,1926年,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公司,把他们的发明不断发扬光大,在汽车工业史上写下不朽。

如今,卡尔·本茨的“奔驰1号”陈列在德国汽车发源地--斯图加特市的奔驰汽车博物馆里,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怀念与敬仰。

文/张凤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氢动力汽车的背景历史

丰田在雷凌和卡罗拉上用了1.2T的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这是丰田推出的第一款小排量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4缸1.2T,这个宝马,日产,PSA的做法不同,他们在1.2排量的增压发动机上都用了三缸设计,而丰田坚持4缸。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发动机,看看它到底怎么样。

首先说一下这个发动机的背景:这个1.2T发动机是丰田ESTEC发动机家族的一员,ESTEC就是Economy with Superior Thermal Effcient Combustion的缩写,也就是:带有优异热效率燃烧系统的高效动力的意思,感觉很拗口,这个燃烧系统是以阿特金森循环为基础的。

ESTEC发动机目前包含两款,8AR-FTS和8NR-FTS,其中8AR-FTS就是汉兰达上用的2.0T前面几周我发过这个发动机的分析,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而8NR-FTS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1.2T。

这个1.2T在丰田也叫D-4T,是Direct injection 4-Stroke Turbo Engine的缩写,也就是直喷四冲程增压发动机。

丰田1.2T发动机的性能并不突出,只有85kw,185Nm。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发动机不先进。下面简单分析一下这个发动机用的主要有特色技术方案。

1.阿特金森循环燃烧系统

丰田1.2T发动机用了阿特金森循环,阿特金森循环的话题最近讲过好多次了,是个热门话题,简单再说一下:阿特金森用进气门晚关的方法,把进入汽缸的空气再压回进气管一部分,这样给活塞加速做功的冲程就长于实际用于压缩的冲程,也就是膨胀比大于压缩比。所以效率会比较高。

为了实现阿特金森循环带来的油耗降低,丰田1.2T发动机用了中置油压控制阀,中间锁止技术的VVT。虽然没有用电动VVT,但是在传统液压控制的VVT中这个配置是最先进的了。相对于传统的间接驱动,单侧锁止的VVT这种技术VVT调节的相应速度更快。同时,由于可以向提前和滞后两个方向调节,所以调节的自由度也更大。通过VVT控制策略的优化来平衡泵气损失和高膨胀比带来的效率优化,最终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达到了36.2%,这是相当好的水平了。

阿特金森的缺点是会影响性能,这也是这款发动机性能不突出的一个原因。

2.缸盖集成带水套冷却的排气管。

这种设计将排气管集成在缸盖上,利用缸盖的冷却水来降低排气的温度,从而避免增压器超温引起的排温保护加浓,从而满足欧6B中关于RDE实际道路驾驶工况排放的要求。丰田的1.2T发动机的集成式排气管用了上下分层冷却的方式,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尽量加长了排气道的长度,从而进一步降低4缸排气能量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增压器效率。由于集成式排气管的用,丰田1.2T发动机可以几乎在发动机的全部工况都保持过量空气系数=1的理想情况,划算到整车上,在时速190km/h以下,过量空气系数都可以保持为1,这对RDE排放非常有利。同时,不加浓的策略也使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受到影响。下面有个图示意了一下丰田的分层冷却的集成式排气管。

3.单独的低温冷却系统。

也就是除了普通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外,额外为中冷器和增压器冷却准备了一套独立低温水循环。用独立的电子水泵进行控制。这样中冷器可以用水冷。

丰田1.2T用了外置的水冷中冷器,其实,丰田ESTEC发动机的2.0T和1.2T都用了外置的水冷中冷器,而不像大众EA211 1.4T一样用进气管集成的内置水冷中冷器。外置水冷中冷器空间布置更容易,对进气管的空间和材料要求也降低了,是一种比较好的设计方案。其实,大众最新的EA211 1.5T evo发动机也已经改成外置式水冷中冷器了,这方面可以说大众参考了丰田的设计方案。水冷中冷器相对于空气冷却中冷器来讲冷却效率更高,而且由于水的热容很大,对发动机的瞬态性能也有帮助,因此,在新设计的增压直喷发动机上水冷式中冷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尤其是小排量的增压直喷发动机水冷式中冷器几乎成为标准的设计方案。

4.优化的燃烧系统设计和多次喷射策略

丰田1.2T用了单直喷喷油器的方案,不像2.0 T那样用直喷加气道喷射的双喷射方案。

针对1.2T丰田专门优化了喷油器的油束设计和喷射策略,来大大的降低了汽油进入机油造成机油稀释的可能性,机油稀释在发动机开发的时候是喷油器,活塞顶设计、气道包括奇门夹角设计及喷射策略制定时重要的开发内容。也就是图中所说的Oil Dilution。最终丰田1.2T发动机的机油稀释控制到了2%左右的水平,算是很好的结果了,一般开发的要求是小于5%。

这方面本田要好好反思一下如何在开发过程中避免1.5T机油稀释的问题。

丰田1.2T开发了较为复杂的多次喷射策略,主要考虑了冷启动性能,在冷启动情况下甚至用到了四次喷射。同时考虑了排放优化和预防早燃引起的超级爆震,下面有两张图是关于丰田1.2T的发动机多次喷射策略的示意。

超级爆震是直喷增压发动机开发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超级爆震是发生在点火之前由于燃烧室内热点的存在导致的自燃现象(普通爆震是在点火之后发生的,通过推迟点火可以控制),这种超级爆震会引发超高的爆发压力和冲击波,很容易击穿活塞,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

增压直喷发动机更容易产生超级爆震问题,这是由于增压直喷发动机往往在低速能够输出最大扭矩,因此造成汽缸内压力温度比非增压直喷发动机要高,同时在大负荷时残余废气也会比较难控制。另外,直喷发动机会导致更多的机油稀释这也是引起超级爆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5.通过优化的VVT控制策略来减小涡轮迟滞

增压发动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涡轮迟滞,这个问题主要是涡轮启动是要克服自身的惯性,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丰田利用中置油压控制阀双VVT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在急加速的低速大负荷时用大的气门叠开角,使更多的空气通过涡轮机,使增压器能够快速启动,从而改善涡轮迟滞。下面图8显示了这种策略对动态响应的改善效果。

6.丰田1.2T和大众1.2T的比较

这两个发动机的比较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总体来看两个发动机主要的技术配置接近,比如直喷,增压,水冷式中冷器,集成式排气管等技术两者都有配备,水平比较接近。总体来讲,我的观点是丰田的1.2T要更先进一些,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丰田1.2T开发的时间略晚,用了一些更新的技术。

比如,丰田1.2T用了阿特金森循环技术,大众1.2T还是奥托循环,等到最新一代的EA211 1.5EVO才有类似的米勒循环技术。

还有,丰田的全负荷区域不加浓的技术已经考虑了欧6b中关于RDE实际道路驾驶排放的法规,大众1.2T这方面要等到最新一代才会考虑。

另一个因素是,大众的1.2T是在1.4T基础上拓展出来的机型,主要结构和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个1.4T通用设计的。这种拓展开发往往在性能和重量指标上要做一些妥协。而丰田1.2T是单独开发,单独优化的,可能整体效果更好一些。

图9是丰田自己对加速性的对比研究结果,丰田1.2T CVT和大众1.2T DCT的比较,在起步瞬间丰田略有优势,丰田分析主要原因是DCT的离合器完全结合需要时间,后面DCT的加速就赶上来了,不过最终两者达到的加速度是几乎一致的。

以上信息供大家参考,欢迎讨论,每周会发发动机技术的专业解读,欢迎大家转发关注,谢了!

丰田的这款1.2T发动机的动力参数并不亮眼,目前主要装配在卡罗拉和雷凌上。在说这款发动机之前,先来简单对比一下目前常见的几款1.2T发动机。

四款发动机中,标致的1.2T发动机用的是三缸的设计,而且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是最高的,也就是动力表现最好的。大众的EA211(新高尔夫上那台)功率和卡罗拉的1.2T一样,但是扭矩比较大,最大扭矩对应的转速在2000-3500rpm,对汽油的要求比较高,需要#95。卡罗拉的1.2T发动机参数上不算太突出,但是低扭的输出不错,1500rpm就可以输出185N·m的最大扭矩,并且能持续到4000rpm。

其实这款发动机可以看做是丰田的那款2.0T发动机的缩小版本,因为很多技术都是相似的,那么,这款发动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36%,现在奇瑞的那台1.5T发动机热效率超过了37%(目前还没上市);

2、用了VVT-iW超广角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实现奥托循环与阿特金森循环之间无缝切换;

3、用多次喷射,喷雾形状的优化以及强烈的滚流效果使得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实现高效的高速燃烧;

4、轻质低惯量涡轮,响速度快,改善低转速段的扭矩表现;

5、水冷式中冷器和集成式排气歧管,提高对废弃的冷却效率。

总而言之,这款发动机技术上的亮点并不少,是否不烧机油、不积碳等等的,这里就不张开讨论了,喜欢辩论的,自己在留言区辨吧!

该发动机具有很高的发动机热效率和可带来强劲加速性能的动力性能。通过将增压技术添加到混合动力发动机和常规发动机开发技术中,实现了具有世界一流的高热效率的增压发动机。

通过将排气歧管与优化废气温度的水冷式气缸盖和单涡旋涡轮增压器相结合,实现了出色的涡轮增压效率。通过用紧凑型水冷中冷器,无论发动机的热负荷如何,均可根据工况显示进气冷却效果。实现了对加速器操作的即时响应以及在较宽的旋转范围内产生最大扭矩。

此外,气缸中强大垂直旋转涡流和先进的直接喷射技术D-4T 形成了理想的空燃混合物,实现了高效的高速燃烧。此外,通过追求燃烧的改善和损失的改善,例如通过根据负载控制气门开闭正时的无级气门正时机构VVT-iW ,(进气侧)实现了阿特金森循环,增压汽油作为发动机,有最高水平的36%的最大热效率。

8NR-FTS使用增压代替高压缩比。该发动机似乎是由于丰田发动机技术的积累而诞生的。

1)1.2T? 8AR-FTS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iW。与传统类型相比,可变范围得到了扩展,从而使阿特金森循环操作更为激进,中间锁定机构确保可启动性。

2)涡轮发动机的关键是抑制爆震。头部集成的水冷排气歧管,活塞冷却喷油控制机构,水套垫片等使输出提高了10%或更多。

3)中冷器是水冷的,丰田 汽车 声称其冷却效率高于其它公司。安装位置是发动机的上部,气流路径会更短。

4)在直喷式涡轮增压器中,必须以均匀的滚流将空气和燃料快速均匀地混合并迅速燃烧。通过设计进气口的形状,维持翻滚的燃烧室的形状以及多种燃料喷射来实现的。

总结:这款发动机与大众1.2T发动机性能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大众的压缩比要比丰田多出0.5,大众使用了95#燃油,丰田使用了92#燃油,多出来的压缩比也就不难理解了。

技术层面我不大懂,说说我的感受

特别适合在城市穿梭,40-100反应非常快,高速140以下动力响应也挺快,这还是没开运动模式的情况下。

丰田的家较配置都不高,这辆车的核心成本就是这套发动机,我觉得开着舒服,空间大,这就够了,毕竟价钱在这摆着。

丰田1.2T发动机也是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分析这 汽车 过程,油耗也是有不同的形式,也是把握 汽车 驾驶过程的一个方法,需要独立思考,也是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分析,提高自己 汽车 驾驶过程。

也是发动机油耗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把握,需要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整体把握,油耗也是根据发动机而定,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认识,发动机的性能,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提高的认识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用心改变过程,全面把握的一个时间过程,也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住方向,也是 汽车 驾驶过程。也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把握,也是提高自己的一个时间过程。

油耗也是个时间过程,把握动态,有好的质量,也是有新的收获,也是需要我们综合选择过程, 汽车 性能,也有新的方式。也是提高自己的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把握,整体把握,提高自己的一个时间过程。也是需要全面把握运用的一个时间, 汽车 驾驶需要,也是一个整体把握。

需要我们自己去全面把握 汽车 驾驶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根据油耗而是全面把握,质量好,也是对于油耗也是有一定帮助,全面把握,也是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我们自己去整体分析,需要全面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去全面分析,也需要我们去全面把握,也是一个整体把握的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根据油耗,全面把握 汽车 整体性能,也是有新的考虑方面。

特别之处:这个是自吸发动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研究中发现“陶瓷绝热发动机并不能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但美国厂商和相关机构故意虚张声势,诱导日本企业搞陶瓷绝热发动机。日本企业经过数年或十数年的努力后发现,它不能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最终只能放弃。

和陶瓷绝热发动机类似,事实上国内此前流行的生物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由于大量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而使饲料发生紧缺,间接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而氢燃料电池技术至少在50年或100年以后才能看出最终结果。

美国曾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把“氢能”作为新一代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2006年,小布什提出要在未来20年内让美国人开上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在研究氢燃料汽车。

2001年,时任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上任后,由于拒绝参加京都协议,以及阻挠国会通过降低汽车平均油耗的法案而备受批评。为减少批评,他曾大力提倡“氢能源”、“氢经济”来表达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但是外界评价,布什提倡氢能源是为了转移舆论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