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产车销量排行榜_2013年6月汽车销量排名

文\金凌

7月8日,长城汽车公布6月销量,数据显示,6月份长城汽车斩获82036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9.6%,而环比上个月增长在0.2%,以当下的背景来看,能实现双增长的车企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另外,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同比去年增长29.6%,去年这个时候是国五国六切换,车企疯狂甩卖实现一个小高潮,没想到长城依然能在今年6月实现同比29.6%的增长,确实不易。

还是要先说两点隐忧

但拉进近距离观察,长城汽车6月的销量表现却也透露出了一些隐忧,让我们不得为长城汽车不居安思危。

其一,狭义乘用车销量表现同比下滑,既有赛道正在失守。

从6月销量快报来看,在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哈弗6月销量为46998辆,同比微增3.85%,WEY品牌6月仅销售5653辆,同比下滑16.31%,欧拉月销2635辆,同比下滑39.96%,长城C30更是月销量仅有70台,同比下滑80.56%,其6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不过5.5万余辆,同比去年同期的5.6万辆相比其实是下滑的。这意味着,存量竞争下,长城汽车在狭义乘用车市场的既有赛道表现乏力,未能取得大的突破。

但总体数据上,长城汽车销量却实现了同比近30%的增长,这意味着长城汽车的销量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其中皮卡重新成为了长城汽车的重要支柱。

其二,狭义乘用车销量同吉利、长安差距拉大。

来自乘联会的6月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排名显示,长城汽车在狭义乘用车市场排行已经跌出前十,而同期吉利汽车却取得了月销10.6万台,同比25.3%的增幅,长安汽车同样表现不俗,在这一细分市场取得了月销8.1万台的佳绩,同比增幅29.3%。

这也意味着,在狭义乘用车市场,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的长城汽车正在被对手甩开。

所以,对于长城汽车而言,如果一味沉浸在销量同比增幅的沾沾自喜中,而不对狭义乘用车市场的乏力表现以及对手的强劲反弹进行调研反思的话,那么其差距或许会进一步和对手拉大。

再看具体成绩

当然,乐观地说,对于长城汽车整体而言,因为有着皮卡市场的出彩表现,其6月销量总体表现的确可圈可点。截止到6月份,长城汽车1-6月份实现了39.5万的累计销量,按照长城汽车2020年的102万辆目标来看,长城汽车已经完成了38.7%。下半年,长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否完成目标还有待观察。

从细分市场来看,长城汽车的支柱哈弗6月斩获有46998辆,而皮卡领域则斩获26680辆,至于欧拉系列则是2635辆,而高端品牌WEY系列则斩获有5653辆。哈弗再次以绝对的实力位列长城的霸主地位,皮卡紧随其后,至于欧拉、WEY则要次之,这符合长城汽车的发展。

哈弗是长城汽车的销量主来源,6月份的46998辆再次证明这一次,在6月份,哈弗旗下的哈弗H6、哈弗F7、哈弗M6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尤其是哈弗H6,再次斩获23258辆,不出意外,又将是第一销量SUV车型,而哈弗F7也获得有8373销量,销量可圈可点,至于哈弗M6,刚好突破万辆大关。

整个哈弗系列,目前在全球市场已经突破600万辆大关,可喜可贺。

皮卡是仅次于哈弗的一大系列,长城的皮卡车型在6月份直接斩获有26680辆,1-6月份累计销量为95854辆,已经占比市场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整个皮卡系列中,最出色的当属长城炮,6月份单一辆炮就获得有15003辆,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炮已经斩获有45106辆,真正的皮卡系列第一车型,也是整个长城汽车的“救主”车型。

可以预想到,未来一旦皮卡开放市场,那么长城的皮卡必将一飞冲天,成为自主第一皮卡,不夸张的说,长城汽车极有可能再造一个“哈弗H6”的神迹。我们可以说长城汽车在轿车领域的落后,但是在SUV、皮卡领域,长城比任何国产品牌都要走的远,不可谓不有远见。

WEY系列这些年确实有些平平,作为国产车进击高端品牌的代表系列,曾经我们也看到过WEY的高光时刻,如今销量有所回落,整个系列仅仅才5000多辆,WEY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熬过最黑暗的时光才能得见永恒,期待WEY的复苏。

欧拉依然以试水的形式存在,在微型车领域有着闻名国内的实力,在6月份欧拉斩获有2635辆,不算多,仅仅只能算作一般,或许是因为微型车的原因,让欧拉的成绩有点尴尬。期待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进一步的前进,在主流市场具有一定的表现。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长城汽车6月份的表现,冰冷的数据在那里摆着,成绩可圈可点,但是对于全年来说,上半年的成绩不及预期,长城想要在2020年实现目标,下半年需要拼命追赶。下半年,三代哈弗H6、哈弗F7等改款换代车型将上市,而长城汽车的另外一款车型哈弗大狗也将推出,下半年在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追补上上半年欠下的债还需要更进一步确认,同时长城也需要和老对手吉利、长安进行对标,这样才有望早日重回自主第一的位置。

(壹车界,全视界!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金凌,转载需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