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成立,2022年国产电动smart

2.纯电Smart来了,吉利和奔驰合作尘埃落地,新合作模式为国争光了

3.54亿元合资,吉利迎娶戴姆勒smart,十四年“单相思”修成正果

4.奔驰smart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延续品牌命脉

5.奔驰和吉利合资公司成立,国产电动smart将于2022年推出

6.亏损的smart终于找到了“接盘侠”,吉利能否让它起死回生?

吉利与奔驰smart怎么样_奔驰smart吉利合作

(文/彭科峰)尽管2019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从下半年开始走低,但在产业层面,?显然各大车企依旧看好电动车的未来。1月8日,车友头条从吉利汽车官方获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于当天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注册资金54亿人民币

车友头条了解到,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高达54亿元人民币,吉利和奔驰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其中,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这也意味着,双方的股比基本为50:50。

据介绍,公司成立后,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其中,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此外,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则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这也意味着,预计在2年之后,我们就能够在市面上买到电动版的smart了。但截至目前,电动版smart的续航里程尚未公布。

佟湘北将出任合资公司CEO

据车友头条了解,这家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其中,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先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先生;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Hubertus?Troska),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女士(Britta?Seeger),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研发的马库斯·谢弗先生(Markus?Sch?fer)。

此外,吉利和奔驰方面决定,佟湘北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

公开资料显示,佟湘北在汽车行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领先的汽车公司任职。此前,他曾经担任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总经理。

MINI和smart将角逐电动车市场

对于本次合作,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我们与合作伙伴吉利控股共同筹备数月的合资公司现已蓄势待发。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零排放smart电动车型。我们期待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将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带给全球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9年11月,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成立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落地,双方的股比也为50:50。而光束汽车的主要卖点,也是将MINI品牌电动化。这也意味着,在高端微型车领域,MINI和smart的竞争还将延续,只不过这一次,双方的战场将转移到电动车领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成立,2022年国产电动smart

1月8日,吉利和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将在中国及全球市场推出下一代smart电动车型,首批纯电动汽车将自2022年起投放市场。

解读:近年来,在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以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集团最大个人股东之后,戴姆勒和吉利之间的“走动”愈发频繁,合作越来越深入。

今年1月6日,吉利控股旗下沃尔沃汽车称和戴姆勒考虑合作开发内燃机,戴姆勒回应中也表示正和吉利以积极的方式展开合作。

在李书福的穿针引线之下,戴姆勒和吉利终于有了更实质性的合作——合资组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

实际上关于smart品牌的合作,早在2019年3月28日,吉利和戴姆勒已经在杭州总部签约,双方将各持有50%的股份。但是由于监管审批,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在2020年1月8日才正式落地。

合资公司注册资金共54亿,双方各占50%股份。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来自吉利集团的佟湘北出任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负责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

在双方的具体分工上,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紧凑型细分市场。

Smart品牌是一个个性独特,具有极高辨识度的小型车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有不俗的品牌知名度。但是,自从2002年戴姆勒将其全资收入麾下后,盈利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虽然戴姆勒从未公布smart的业绩,但据统计师分析,smart品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亏损在2亿欧元左右,至今已经累计亏损约40亿欧元(约303亿人民币),而且其销量业绩是每况愈下。

目前戴姆勒集团正在执行严苛的成本削减计划,大笔投资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现在smart搁在手里,有一种“烫手山芋”的感觉,很有可能被戴姆关停甚至转卖。

李书福早就看准了smart?当下的困境。对吉利而言,供应链以及制造成本控制能力是其强项,在电动化领域,通过共用电动化平台可以实现降本,中国的供应链也有突出的成本竞争力。这有助于改善smart的盈利能力。

将smart品牌纳入麾下,符合近年来吉利对外扩张的战略。2010年吉利拿下沃尔沃汽车,2016年推出面向年轻化的领克品牌,2017年收购宝腾和跑车品牌路特斯。

吉利对外扩张的野心足够大,但是不断扩张之后的困难并不少。要同时在多个市场运营多个品牌,需要强大的资金和管理协调能力做支撑。尤其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投资非常高,对资金投入的需求非常大。

之前吉利控股持股戴姆勒已经花费不少的资金,而且目前账面上并没有盈利。此次接手smart,已经花费27亿元向smart品牌输血,在实现盈利之前,可能还需要继续输血维持smart品牌的运营。这对吉利的融资和造血能力带来更大的压力。

除了资金的压力。在收购和合并了多个品牌后,如何运营好多品牌战略,发挥出协同作用和优势,是吉利在扩张之后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纯电Smart来了,吉利和奔驰合作尘埃落地,新合作模式为国争光了

连续3年蝉联中国汽车品牌第一,吉利近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品牌眼光也早已从中国投向了全球。

这不,新年才刚刚开始,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就官宣,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命名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消息一出,网友的关心的留言还真不少,什么“过年买台奔驰,就图个吉利”,“国产smart不是梦”,还有“询问智马达、马自达是什么关系的“,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而说回吉利smart本身,早从2019年2月,吉利收购了戴姆勒9.7%股份,并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后,吉利与奔驰smart的关系就变得相当暧昧。

尽管当时传言更多的是北汽国产smart项目,但耐不住吉利有钱啊,去年3月,吉利再次收购奔驰smart的50%股权,同时双方签订了关于Smart的战略合作协议。

如今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关于smart品牌未来的更多信息也被确定,其中就包括全新合资公司“智马达”的全球总部设立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并将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同时,smart将被打造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

此外,新车会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0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而根据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mart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有有着不错的形象和独特魅力,但品牌自2000年被戴姆勒集团全面控股以来,其实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此奔驰一直在考虑smart品牌去留问题。

对于smart品牌来说,吉利的加入不失为一个让其翻身的好机会,毕竟有着沃尔沃的成功经验在前,至少在中国市场国产smart的前景就相当广阔。

最后,在一线豪华品牌与国内车企合资这条路上,“智马达汽车”也不孤单,更早一点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速汽车”,同样生产电动化Mini车型,二者说是针尖对麦芒,也让接下来的新能源市场充满期待和挑战带来变革和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4亿元合资,吉利迎娶戴姆勒smart,十四年“单相思”修成正果

之前奔驰和吉利要搞合作已经世人皆知,只是不知道进展到什么程度。如今两者的合作终于尘埃落定。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宣布:双方组建全球合资公司,名字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注册成本为54亿元,主要生产smart纯电车型。

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作为一个全球公司,新车投放的市场不仅局限于国内,而且将会在世界范围运营生产。

从具体分工来看,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smart纯电车型,而吉利将全面参与合资公司的全球管理运营,包括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发力,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成功。

可以看出,这样的合作模式与以往的传统合作模式不同,以往的合作模式是,跨国车企和中国车企在中国境内投资设厂,比例大多是中国车企占多,而吉利和奔驰的合作则是双方出资比例是50:50,在全球范围内共同经营。

不过就smart这个品牌来说,它虽然名气大,但市场表现并不好。吉利入主之后,能否扭转这种局面,业界都持怀疑态度。但是,有吉利和沃尔沃的经典案例在前,相信吉利看重的是长远规划。

按照新车研发规划的内容,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紧凑级细分市场,这个细分市场远比之前的微型车市场更大,当然,竞争也更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奔驰smart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智马达”,延续品牌命脉

1月8日,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的吉利,正式迎娶了对方的小女儿。双方合资组建的smart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成立。?

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54亿元,双方各持股50%,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各委派3名。?

在研发上,双方各有分工,全新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吉利控股将全面参与合资公司全球管理运营。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现任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吉利控股具有雄厚实力。期待与吉利控股的持续合作,共同将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推向全球市场。”?

自此,李书福对smart追逐十四年梦圆背后,是三项聘礼说动了老丈人戴姆勒心目中最柔软的地方。

▲?smart全球总部项目落户宁波战略签约仪式现场

嫁女?

等好久就终于等到今天。?

吉利汽车对于smart执着已久。?

1997年,喜爱奔驰的李书福就结合红旗的底盘和复刻的玻璃钢车身,自制了一款“奔驰280”。?

2006年,李书福就曾盯上了奔驰汽车的时尚车型smart,但对方根本看不上吉利集团,一上来就提出了让他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

2018年2月,李书福购得了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今天,吉利又将smart迎娶进门。

钟师告诉出行一客,在欧洲,小型车适合采用纯电技术。车子越小,自重越轻,同样的电池就能驱动更长的续航里程。?

有趣的是,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而此前smart主打的是微型车市场。这就意味着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的车身和空间都或将变得更大了。

▲?smart

工信部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长风”计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对出行一客表示,smart长得好看,又是高端出行车型,国产化后其在都市消费者中会颇受认可,很合适作为新手的第一辆车,或者家庭都市通勤的第二辆车。

作为欧洲市场首款量产电动汽车,smart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20多万用户。早在2002年,在智能手机出现前,smart产品就已实现了与智能手机的互联。?

吉利许给了smart美好的未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期许道,smart是全球城市出行与时尚交通的领导者。合资公司将在未来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聘礼

商业成功,这或许触动了老丈人戴姆勒心目中最柔软的地方。?

体系化运营能力,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礼之一。?

老丈人曾这样感慨,这是smart品牌发展历史上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新的篇章将记载新的车型、进入新的细分市场、开启业务增长的新阶段。前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如是说。?

在这背后,成立21年来,smart并未给予戴姆勒正面的财务汇报,于此同时业绩承压的戴姆勒,不得不削减成本提高收益。但对吉利而言smart自带的精品小车认知,正好契合其产品线规划及围绕出行服务的需求。

具体来看,吉利控股将全面参与合资公司全球管理运营,扮演输出综合体系能力的关键角色,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

运营多个全球汽车品牌的成功经验,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礼之二。?

此前吉利先后收购了Volvo,让其在中国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引入路特斯准备将其在华复活;出海并购宝腾,作为前进基地出海东南亚,有了跨国、跨文化的合资经验。?

其中马来西亚一汽——宝腾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大关,重夺马来西亚汽车市场亚军宝座。在这背后,是吉利从简单产品贸易,走向“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质变。

▲?马来西亚宝腾丹绒马林工厂

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吉利迎娶戴姆勒的聘礼之三。

不同于此前有媒体爆料的武汉,双方将婚房选在了浙江宁波。?

吉利放出话来“要在宁波,打造中国‘狼堡’。”据悉,吉利在宁波注册员工3万多人,其中1/3是来自全球研发人才,到2022年将增至5-6万人。

“狼堡”即沃尔夫斯堡,德国北部城市。有占地25公顷的汽车城,是大众汽车集团的总部所在地,被视作德国乃至全球汽车业的重要技术策源地。

宁波杭州湾新区目前已形成了从汽车研发、试制、制造、检测到人才培育等的全产业链;依托完善的产业链、研发创新等资源的聚集力争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科技革命的自主创新新坐标。目前,宁波正在打造绿色、智能、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链,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火热的婚恋市场?

有野心不止吉利一家。?

中国汽车市场是高度国际化的市场,中国品牌汽车公司近几年在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展开了大胆探索与实践,已在制造和部分研发领域走在全球前列。

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产业蓝皮书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巨

大。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达到600万辆,相比2018年约增长2倍。国际能源署(IEA)分析判断表明,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300万辆。这让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策源地——中国成为各大巨头的必争之地。?

去年11月,长城汽车(601633.SH/02333.HK)和宝马集团也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半持股。生产基地2020年开工,2022年建成。项目总投资51亿人民币,建设规模为年产16万辆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制造及纯电动乘用车研制。?

有不错美誉度的舶来品小车,走电动化路线,全球汽车巨头都看上了中国这片热土,并都选择了民营车企携手布局谋篇。

面对汽车技术新四化(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出行服务),哪怕是全球巨头也家里难有余粮。政策趋紧的欧洲,并没有迎来如同中国般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井喷。选择一家合适的伙伴成为加速布局、追赶趋势的必要手段。

事实上,伴随新能源购车补贴逐步下降,纯电动汽车的价格将恢复市场定价。消费者将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不同续航里程及尺寸的车型。在这一背景下,价格相对优惠,又能在城市拿到新能源车牌照、享受停车优待、充电优惠的小型新能源车,或将进一步迎来增长期。?

一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合伙人对出行一客记者表述,紧凑型纯电小车在特定场景下具有独特竞争优势,但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加持。

或许,两年会的亚运会上,这款精灵小车将有自己的特有舞台。

据悉,围绕亚运会的出行场景,吉利将在亚运村和会馆之间实现L4级的无人驾驶。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告诉出行一客,亚运会结束后,吉利对杭州及亚运园区内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将持续使用和展示,以便助力杭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最智慧的出行城市。?

据出行一客了解,亚运会主场馆及周边地区或将成为杭州率先实现5G覆盖的区域,吉利方面的技术人员已经与当地主管部门展开接洽。这将促使吉利超越一般车企,拥有参与城市智能交通场景技术落地的机会,从而拿到后期得以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的入场券。?

据悉,吉利控股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团队近2000人,而吉利汽车是首家大规模投资汽车核心芯片研发的车企。截至目前,吉利旗下多个品牌共有22款车型搭载GKUI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累计销量超150万辆。(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奔驰和吉利合资公司成立,国产电动smart将于2022年推出

自1998年创立以来,微型车品牌smart的经营状况一直不见起色,近年来都处于亏损状态,目前,smart之前在售产品中有两门、四门和两门敞篷三款车型。戴姆勒(Daimler)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汽车几乎每年都会创造出的新销售纪录,梅赛德斯-奔驰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近2百万辆汽车,但这个smart品牌一直是拖累戴姆勒公司,smart系列微型汽车的利润率微乎其微。为了挽救smart品牌颜面和延续品牌命脉,戴姆勒公司去年决定放手一搏,找上吉利控股集团合作为品牌进行转型。

如今两家公司终于在宁波正式签约并宣布合资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双方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首任执行长由佟湘北担任,新公司除为品牌转型作准备,也开始著手开发下一代smart电动车。吉利汽车集团与戴姆勒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吉利旗下的品牌将增至5个,这也让吉利旗下车型配置更加丰富。

对于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是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取得相对的股份,而双方也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进行合作,共同的目标是将smart品牌打造成为电动车界里的高级品牌。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全球总部将设立在中国宁波,而营销中心未来都会在中国及德国两地设立。

根据双方协议,smart全新一代的车型设计将会由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设计部门负责设计,而吉利控股集团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生产地设立在中国,预计2022年在全球上市。

smart品牌有了自断后路的前车之鉴后,smart品牌除了继续经营微型车市场外,未来产品阵容还将扩展到B级的小型车市场,以迎合更大的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亏损的smart终于找到了“接盘侠”,吉利能否让它起死回生?

作者:赵宇奇

smart作为奔驰的一个微型车品牌,自2000年被戴姆勒全资控股以来,始终处于难以盈利的困境。在成立的20多年间,也尝试过跑车、紧凑型车以及四门车,但最终因为市场并不接受,大多以亏损而结束。

所以奔驰需要为smart规划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去年,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宣布,双方将在年底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智能汽车转型,看起来似乎是很光明的未来了,不过国产电动smart还要等到2022年才能问世,到时候国内新能源市场会变成什么样还真的是个未知数。不管怎么说,奔驰和吉利的合资公司已经先安排上了。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组建的smart全球合资公司在中国宁波杭州湾已经正式注册,命名“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smart欧洲有限公司,作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将负责未来smart在欧洲市场的供货、销售和售后服务。

随着smart全新车型规划路径确定,smart品牌管理团队正式建立,在合资公司方面:李德斯(Daniel?Lescow)被任命为销售、市场和售后副总裁。他拥有在smart品牌多年的工作经历,也在中国市场工作了六年。

羊军被任命为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裁,他拥有超过25年的汽车行业工作经验,同时他在吉利控股集团的子品牌整车研发项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乌尔夫·内斯特勒(Ulf?Nestler)被任命为财务副总裁兼CFO。在过去的八年中,他为奔驰在中国的增长做出了贡献。(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月6日,吉利公布了2019年销量数据。2019年吉利累计销量为136.16万辆,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品牌年度销冠,为过去一年交出了一张非常不错的‘“成绩单’。两天之后,吉利与奔驰宣布成立新合资公司,又为2020年开了一个好头。”

2010年1月8日,就在大家正期待着一睹红旗H9风采,以及戈恩公开逃跑真相的时候,一条《吉利控股与梅赛德斯-奔驰正式成立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的推送却率先点燃了朋友圈。

文章的主要信息有以下几点:?

吉利控股与梅赛德斯-奔驰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Co.,?Ltd.)正式成立,总部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

新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各持股50%。董事会也由双方各委派3名成员组成,并任命原吉利集团总裁助理、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总经理佟湘北为全球CEO,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

未来smart品牌将全面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由奔驰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首批产品预计自2022年起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至此,经过数月的共同筹备,吉利与奔驰的合资项目尘埃落定。而自两年前豪掷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之后,吉利的“野心”也第一次具体显露出来。

存量市场就是各取所需

从1997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吉利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日渐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答案其实并不难猜。很显然,长远的战略眼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得到了濒临破产的沃尔沃。这在当时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不看好这笔买卖,甚至嘲笑吉利是蚂蚁也敢吃大象。

但经过时间的证明,沃尔沃不仅迅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在中国市场的带动下,连续六年打破全球销量纪录。而吉利也因为收购沃尔沃利不仅利润翻了十几倍,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最重要的还是实现了和沃尔沃的关键技术共享,成功孵化出了CMA、SPA、PMA及BMA四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

可以说,如今吉利在核心技术上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拥有了超越对手的核心竞争优势。回过头来再看,吉利当初花费的18亿美元简直就是捡了个大便宜。

既然有了之前的成功,那么就会有人开始猜测吉利这次用了90亿美元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后,又会赚到多少钱呢?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到目前为止吉利非但没有赚钱,反而随着戴姆勒股价的大缩水,还亏损了近40亿美元。

难不成吉利这回真的是太急功近利了吗?在“汽扯扒谈”看来,只不过是处在不同的发展节点,所看到的“风景”不同罢了。

不得不说,十年前收购沃尔沃,吉利走的就是“用市场换技术”的路。而今时今日,吉利已经是中国品牌当之无愧的销量霸主,眼光自然也不能再局限于本土市场,只有参与到全球竞争才会有更深度的发展。因此,收购戴姆勒股份吉利重视的不是短暂的利益,而是长期的合作。

就像此次成立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相信在很多人心中,奔驰或许早就想给一直处在亏损状态的smart品牌找个“接盘侠”了。然而即便真是如此,吉利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惦记。

惦记技术?有且有限。因为从新合资公司的架构及总部选址来看,未来新产品在研发、生产、供应链等领域将主要由吉利负责,而奔驰则侧重品牌和设计方面。

也就是说,此次吉利转变了过去中国车企依赖外资技术、跨过车企看中中国市场的合资规则,反而成为了提供产品核心技术保障的一方,并且希望通过奔驰及smart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

要知道,虽然从未盈利,但从品牌文化角度来讲,smart仍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截止目前,smart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拥有超过220万的车主。

与此同时,凭借着足够玩味、个性的设计,smart还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群体。也许出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无法购买一台smart,但却不影响他们喜爱这个品牌,始终对它保持高度关注。而这些对于亟待走向全球竞争的吉利而言,远比金钱重要的多。

从戴姆勒以及奔驰的角度来看,在存量市场之中把劣势部分重新整合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奔驰曾经自己在smart上最后的挣扎就是推出四门车型,奈何也没有太多效果。所以没有什么给在中国不太适应的smart品牌,找一个“好人家”更能提振销量的解决方案了。奔驰把这部分跟吉利整合,相当于是在新能源、销量以及成本上的三重解,一举三得。

在奔驰于中国突破70万这个关口上,未来增长多点开花,要强于远远优于奔驰品牌的千里走单骑。

转型电动化,智马达的挑战可不小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的事儿吉利和奔驰自然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坦白讲,双方面前的挑战的确不小。

首先,必须要提到的就是长城和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同样是发力布局纯电动汽车领域;同样本着平等互补原则的50:50合资股比;同样是中外3:3的董事会架构;一个把工厂放在江苏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张家港,一个落户全球第四大港口城市--宁波。

无论是两边合资方之间的“爱恨情仇”,还是有着太多相同点的发展布局,都注定了智马达和光束未来将成为别人眼中比较的对象。

首先,虽然从时间点上看,光束汽车从项目签约到正式启动都要领先于智马达。但是据长城此前发布的公告称,光束和智马达的投产都要到在2020年左右。

其次,正如“汽扯扒谈”刚才说的,smart在全球有着大量粉丝基础,但真到实际买车时他们往往并不会选择smart。那么未来如何有效改善“观望客户”的转化率,也是吉利和奔驰需要思考的问题。

按照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相信在空间和实用性上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当然,进入紧凑型细分市场也意味着竞争的加剧,届时考验的就是产品的技术硬实力。

目前,吉利已经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德国法兰克福等建立了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和五大设计造型中心体系。

至于在新能源领域,吉利也已经拥有超过300项新能源领域核心专利技术,而这些也将成为智马达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和重要基础。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是之前的长城与宝马,还是此次吉利与奔驰,单拎出来每一家车企都是行业“大哥”级的存在。然而身处变革的漩涡中,协同合作、强强联合必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毫无疑问,协同发展对合作双方而言都背负着很沉的包袱。就像奔驰期待通过智马达让smart扭亏为盈,并进一步渗透到国内新能源市场,而吉利也希望以此契机加快全球化进程,扩大自己在德国及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不过向来,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包袱,才能让中国品牌年度销冠吉利和全球豪华汽车品牌年度销冠奔驰这样已经走在行业头部的传统车企,始终保持着活力与创新的精神。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