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区生死行 | 疫情下的汽车人

2.东风h事业部: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局”?

3.岚图 能比造车新势力活得好吗?丨汽车产经

4.尤峥:面向十四五,东风将全面做好科技化布局

尤铮 东风_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峥简历

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车企联手打造的 T3 科技平台终于落地。

6 月 2 日,一家注册资本高达?160 亿人民币的「巨无霸」企业——「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

「中汽创智」的诞生,也意味着三大车企集团没有像外界期盼的那样实现合并重组,而是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大联合。

这 160 亿元注册资本中,一汽、东风以及南京江宁经开科技三方分别出资 40 亿元,长安及其实际控制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两方共计出资 40 亿元。

根据今年 1 月的官方介绍,T3 科技平台(也就是中汽创智)将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技术趋势,重点研发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平台、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平台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其规划的研发人员规模将达到?5000 人。

2019 年三大「国字号」车企的总销量加起来超过?800 万辆,三大车企总市值超过?1400 亿人民币,背靠三大车企,160 亿元注册资金、5000 人的投入,含着金汤匙而生的「中汽创智」,能否成为未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零部件巨头?

1、谁来领导「中汽创智」

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上,「中汽创智」是新进者,但是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其背后的核心管理层,都是平均有超过 20 年的汽车行业经验的「湖」。

「中汽创智」的工商管理信息显示,公司的董事长为王国强,总经理是李丰军。

此外 8 名董事分别为李红建、尤峥、刘国元、朱勇、刘卫东、李伟、董扬、薛洪波。这些人共同组成了「中汽创智」的未来指挥军团。

我们逐一来看看到底是谁在决定「中汽创智」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汽创智」的董事长,王国强自 2017 年起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至今。

在此之前,他历任一汽转向机厂副厂长、富奥公司转向机分公司副总经理、天津一汽丰田第一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一汽发展部副部长等职位,在车辆生产制造以及质量管理领域经验丰厚。

「中汽创智」总经理李丰军是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

在今年的 4 月 9 日,一汽集团斥资 5000 万元同样在南京市江宁区成立了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李丰军是该公司的执行董事。

「一汽南京」和「中汽创智」之间的地利人和,很有可能在未来推动双方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汽创智」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出自一汽,这一定程度说明一汽推动新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将是主导力量。

这也容易理解,毕竟一汽集团是共和国汽车长子,整体市值也是三大车企中最高的。

在「中汽创智」的另外?8 大董事中,一汽占有 1 席、东风占有 3 席、长安占有 2 席、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占有 1 席,还有 1 席给到了现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董扬。

董扬曾主持过全国汽车电子项目技术攻关和引进组建联合电子公司、电动汽车及车身开发项目。

一汽占有的 1 席董事给到了李红建,他是一汽集团新技术及创新业务管理部副部长。

东风的 3 个董事席位分别是尤峥、刘国元以及朱勇。

其中,尤峥是东风公司副总经理,还是东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 h 品牌的负责人。

刘国元则是东风汽车科技工程部总经理,同时担任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勇是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车辆试验部专家主任工程师,曾经荣获「东风公司十二五优秀科技人才」的荣誉称号。

尤峥

长安汽车获得了 2 个董事席位,由现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东以及长安汽车副总裁兼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李伟担任。

今年长安 U-NIT 车型上市时,李伟对这款车型上的智能化技术如数家珍,他是长安智能化技术开发的重要推动者,也是长安「第三次创业」的核心成员。

最后,薛洪波作为南京江宁经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代表,加入「中汽创智」的董事会。

从「中汽创智」的治理结构来看,一汽、东风以及长安拥有绝对控制权,站在三大车企身后的,依然是国资委。

所以,「中汽创智」依然是一家「国字号」企业。

但是,这样一种合资的形式更加灵活,新公司有更强的自主权,这些灵活性将有助于其未来的人才招聘以及吸引外部投资。

放眼全球范围,「中汽创智」的组建形式,与历史上从通用分拆的德尔福、从丰田分拆的电装、从福特分拆的伟世通等传统零部件巨头相似,只不过「中汽创智」的野心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2.合资是三大「国字号」车企合作的最好归宿吗?

在「中汽创智」之前,一汽、东风和长安之间的缘分可称得上是剪不断、理还乱,从 2017 年起,关于这三大车企合并重组的传闻甚嚣尘上。

从 2015 年到 2018 年,一汽、东风、长安这三大车企之间进行了多轮高层管理者互换。

2015 年 5 月,在东北工作了 30 多年的竺延风接到了高层调令,南下武汉出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而他的前任徐平则离开东风汽车,北上长春接管一汽集团,任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7 年 3 月,安铁成从一汽轿车总经理的位置上被调到东风汽车出任副总经理兼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而邱现东则与安铁成互换,从东风汽车集团副总裁转任一汽集团副总经理。

2017 年 7 月,又发生了汽车行业著名的「双徐对调」,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留平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平进行了对调。

徐留平去长春出任一汽车集团董事长;徐平赴北京任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

往后是 2018 年 5 月,刘卫东从东风汽车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更早入局的还有已经在长安汽车开展工作的一汽集团副总经理董春波。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雷平则进入一汽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助力一汽集团改革;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尤峥转战东风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进一步推进东风公司的人才年轻化战略。

3 年时间的密集高层互换只是三大车企之前缘分的部分写照。

事实上,在 2017 年「双徐对调」完成后,当年的 12 月,一汽、东风和长安达成了战略合作,徐留平、竺延风和徐平当时齐聚武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三方共同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其次,在汽车全价值链运营领域,三方将重点加强传统整车平台和动力总成等方面的协同,开展生产制造领域的合作以及协同购,并深化在物流领域的协同合作;此外,探索在海外产品、海外终端网络、海外商业伙伴、海外制造、国际物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三方还将共同探索新商业模式,加强汽车共享、出行服务、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前瞻性研究与合作,探讨在金融领域的协同,共同谋划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设。

频繁的高层互换以及当时浩大的战略合作规划,让很多人对三大车企合并产生了非常高的期待。

而三年后回过头来看,那次战略合作中「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对战略性核心技术、平台进行联合投资、开发,并共享技术成果」如今已经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落到了「中汽创智」肩上。

2019 年 3 月?T3 出行平台的成立的,则落地了三方战略合作中涉及汽车共享、出行服务的布局。

T3 出行背靠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参与打造,投资逾百亿元,同样落户南京江宁开发区。

按照规划,T3 出行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约用车,汽车融资租赁、大数据运营、智能驾驶等业务。

这两年,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在 T3 出行以及「中汽创智」身上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以及共享出行三个方向发力,总共投入了接近?200 亿人民币的资金。

依靠这两大合资公司,三大车企将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大展身手。

3、南京能否成为中国的「底特律」?

从地理格局来看,一汽总部设在长春、东风总部在武汉、长安总部在重庆,而技术平台公司「中汽创智」以及出行平台公司 T3 出行都在南京,形成了西部、中部、东北以及东部的联动。

实际上,面对「中汽创智」这种投资规模的「巨无霸」项目,很多城市都参与了竞争,最终南京在与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众多周知,南京的汽车产业在 90 年代就风生水起,南京依维柯、南京跃进成为当时流行品牌。

现在的南京江宁区,汽车产业链很完整,集聚了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福特汽车等整车企业,这些年还引入了新造车项目长安蔚来以及自动驾驶项目中兴英博超算、驭势科技等。

更早之前的 2016 年,台积电投资 30 亿美元在南京建设 12 寸晶圆厂和 IC 设计中心,已于 2018 年正式投产。

未来的智能汽车,半导体将扮演重要角色,而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和研发中心对于「中汽创智」来说,是非常好的地利。

而后的 2018 年 7 月,南京江宁与韩国 LG 化学举行签约仪式,总投资 20 亿美元的 LG 化学动力电池项目正式落户。

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凡此种种,都侧面反映了「中汽创智」落地南京江宁的合理性。有理由期待,南京能否成为中国智能汽车的「底特律」?

4、「中汽创智」:智能汽车零部件巨头?

变革和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定成功,但不变革必然意味着消亡。

在全球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越艰难则越要进行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车企,一汽、东风以及长安一口气掏出了 200 亿人民币投入到未来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中,这无疑是最正确的决定。

汽车行业的抱团取暖已经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国际车企巨头的福特通用合作,还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上广合作」,亦或是这一次成立的「中汽创智」,都在诠释着这一行业趋势。

作为变革创新和抱团取暖最典型代表的「中汽创智」,未来是成为摆脱传统车企体系的桎梏、进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还是最终沦为三大车企规避创新风险而组建的松散联盟,一切皆是未知,一切又都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疫区生死行 | 疫情下的汽车人

东风h事业部高管团队成型,卢放任职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

5月15日,h事业部向媒体透露,原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专项技术总监卢放出任h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原东风英菲尼迪执行副总经理雷新担任首席品牌官,主要负责h事业部品牌战略管理与运营;原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总经理蒋焘任首席运营官,协助卢放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原东风公司财务报告分部经理沈军担任首席财务官。

曾主导红旗H5、奔腾T77

有资料显示,早在2018年12月卢放调任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任专项技术总监,负责新整车事业部全面管理工作,即h事业部。同时卢放兼任东风公司h事业部总经理一职。

据悉,卢放16年出生于吉林松原,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卢放入职一汽-大众,历任产品设计师、主管、科长。2014年转战一汽轿车,先后出任产品部部长助理,部长职务,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卢放担任一汽奔腾开发院项目管理部部长。任职一汽期间,卢放曾主导红旗H5,奔腾T77两款车型整车开发。

2019年5月东风h事业部首次曝光,并开始进行社会招聘。2019年12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曾向媒体透露,东风品牌在2020北京车展上发布一个高端品牌,内部代号为“H”,该品牌主要打造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产品。

今年5月6日,东风公司表示,原定在今年北京车展发布的h品牌,因为疫情被迫延期。同时,东风公司对中车网表示,东风h事业部由尤峥负责。

公开资料显示,尤峥1990年加入一汽集团,历任一汽轿车公司制造技术部副部长、部长,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二厂厂长、规划部副部长,中国一汽集团公司规划部副部长;2017年升任一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产品规划及项目部部长,2018年5月调任东风集团,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同年2018年7月,卢放辞别一汽自主整车板块。资料显示,卢放曾在富晟汽车零部件公司短暂停留,并在2018年12月前往武汉,任职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技术专项总监。

独立运营,征战高端新能源市场

据东风公司介绍,h事业部作为东风未来10年重要战略布局,担当着东风新能源车的未来。“全新的h品牌,托举着整个东风品牌向上的重任。”

尤峥曾坦言,“换车的都往中高端走了,市场买车会问有没有14万以上的车,同时只有中高端市场可以承担未来东风汽车新技术的载体。

目前东风汽车旗下自主乘用车品牌主要有东风风神、东风风行和东风风光,公开资料显示,3大自主品牌主攻15万元以下中低端市场。随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h事业部打造的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承担了向更高价位区间市场的突破。

据悉,h事业部拥有全新组织、全新机制及全新商业模式;中车网了解到,东风h事业部将独立运营,自建销售渠道,不从属于东风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

中车网注意到,自5月14日起,东风h事业部市场运营部开始面向北京、上海、广州招聘直营店长。根据东风公司规划,东风h品牌将在今年与消费者见面。然而同为三大汽车集团,一汽红旗新能源工厂项目已于4月在长春正式开工,红旗高端纯电动SUV,红旗E115也即将在下半年上市。上汽集团推出了荣威品牌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全新“R”标,并发布了全新旗舰概念车-荣威R-Aura Concept。

关于h品牌今否是否有产品上市,及目前渠道建设的进展,中车网致电h事业部公关总监黄伟冲,没有获知更多信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风h事业部: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局”?

作者?|?葛帮宁?

编辑?|?Jane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一纸令下,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华中交通枢纽武汉开始封城。

26日零时起,封城措施升级,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

按照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命令,1月23日,东风出行等4家主要网约车平台组建应急车队,在封城期间承担保障市民基本出行需求的重任。

东风出行平台迅速组建社区车队,提供1000辆保障车,其中网约车700辆、出租车300辆,承担汉阳、硚口、江岸三区280个社区服务,相当于武汉市近四分之一的社区,定向解决居民生活难题。

“非常时期、非常任务,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冲到第一线。灾难当前,要坚决执行党和的指令,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这是东风出行应有的担当。疫情不退,我们不撤。”1月28日,东风出行运营方——东风畅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立中在接受帮宁工作室电话访时表示。

当别人谈疫色变、逃离武汉时,当别人收车入库、宅家不出时,东风出行这群人临危受命,坚守岗位,驾车往来穿行在核心疫区之中,一个个、一趟趟解决百姓的出行难题。

他们,把生的希望送给百姓,把死的风险留给自己,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英勇慷慨的壮歌。

以下为帮宁工作室访高立中的口述实录。

01.

临危受命,火速落实

23日上午8点半,我们接到武汉客运处通知,到市里开会。会议开到10点结束,主要讨论封城后武汉市内城市运输如何保障。最后确定保证2000辆车运营,主要由滴滴出行、T3出行、东风畅行、首约租车和曹操专车组成,其中首约租车和曹操专车组合为一家。当时要求每家确保500辆车运营。

此前,东风出行已成立疫情应急小组,我担任组长,负责总协调,应对各种紧急事务。下面分为五个小组,包括运营调度组、物资购组、供应保障组、车辆发运组和宣传报道组。

应急小组连续召开两次会议,针对旗下网约车、出租车和分时租赁业务,启动应急预案。对被确诊为肺炎的用户和密切接触者,武汉市内预约单,包括往返武汉三站一场的预约单,乘客均可免费取消,取消费用由东风出行平台承担。

为让司机做好防护,我们为武汉地区平台车辆配发84消毒液等消毒设备,在武汉新能源汽车出租服务公司(汉阳区三里坡路)和东风出行维保中心(蔡甸区人民汽配城8号楼)设置消毒点,每天消毒。同时对襄阳、十堰地区制定预案。

的这次会议是转折点。如果说23日前主要是我们自己操刀,部署员工怎么防护,司机怎么防护,车辆怎么防护,那么从23日开始就转变为怎么协助武汉市应对公共应急事务,主要是保运问题。

领到任务后,我们兵分两路。一条线回来做盘点,所有车队管理人员跟各负责区域打电话,看哪些司机还留在武汉,哪些司机能去市区干活。因为封城,很多周边网约车都已出城,我们花了很多精力来沟通协调。到23日晚,共落实486位司机,这在几家网约车公司中落实率最高。

另一条线做好防护工作,想办法购买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网约车司机管理松散,之前没有统一过着装。通过各种方式,我们找到仙桃一家医护公司,购买了1万套一次性医用防护服。

好不容易跟仙桃联系好,已经到了23日下午六七点钟。开车去仙桃取货,这时问题就来了。禁止出城,平时可能没感觉,这段时间我感触特别深,一封城可真是寸步难行。从蔡甸到消泗这个口死活不让过,(交警)说市里要求不能放出一车一人。

我们掉头回来找集团开证明,拿着介绍信再去,还是行不通。只好通过集团办公室跟武汉市协调。派出所说,他们只认蔡甸公安局的指令。又找到蔡甸公安局,对方说,我真没权力让你们走,你们可以让对方把物资送过来,在出口这里做交接。

这已经是23日晚上9点,仙桃那边工人也放了。晚上10点钟,我们内部讨论怎么办时,突然想起神龙汽车公司涂装车间有防护服,其功能跟医学用差不多,应该可以用来代替。

于是,我们又连夜联系神龙汽车公司,对方说库存有800件,可全部贡献出来。东风畅行董事长唐腾(也是东风汽车集团战略规划部副总经理)又联系了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商用车和东风雷诺,这4个公司确定可分别提供防护服400套、400套、50套和20套。

02.

从保运医护人员到服务280个社区

24日上午10点我们拿到防护服,下午召集所有司机发放物资。这又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出租车加网约车有1000多人,其中出租车300多人。我们人手少,就先安排发放给出租车司机,包括防护服、口罩和84消毒液。再找个地方发放给网约车司机,接近傍晚才发放完毕。

这时又是兵分两条线。这边运营调度组和物资购组刚发放完成,那边车辆保障组就来电话告急,23日报名486人,但24日就出了问题,很多人住在蔡甸或者黄陂,郊区被封路,只有10个城区可以进,城区之外进不来,这就涉及到88位司机无法到位。

作为本土企业,武汉的事情我们当然要全力以赴。东风汽车集团领导非常支持。竺延风董事长没回长春老家,他打来电话说,有什么事找公司办公室,再不行就直接找他。他还说,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指令,能做的尽量做,即使有些费用现在没法出,集团也可以出。

集团重视到什么程度?李绍烛总(东风汽车集团总经理)、程道然书记(东风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乔阳总(东风汽车集团总会计师)等都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我的主管领导尤峥(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基本上一天追一个电话。

还有些民营企业鼎力支持。比如武汉特来电(武汉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老总是个湖北人,看我们这几天干活深受感动,立刻跟总公司申请,确定从24日到30日,使用东风出行APP在武汉、十堰特来电自营充电站充电,免收服务费。我们参与保运的是两款纯电动车,风神E70和柳汽S50。

除夕当天,又召集我们开会,时间就在春节联欢晚会刚开始,大约晚上8点。这个会一直开到大年初一凌晨1点才结束,主要是重新落实保运车辆情况。

这些车原本是保运医护人员,结果25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9号通告,自26日零时始,除经许可的保供运输车、免费交通车、公务用车外,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市民确有通行需求的,按指挥部第8号通告执行,各社区配备足够车辆保障需求。

根据第8号通告,为解决居家市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武汉市紧急征召数千辆出租车,分配给中心城区,定向为市民提供应急服务。具体到东风出行,武汉市让我们确保1000辆车(700辆网约车,300辆出租车)。

武汉市有1159个社区,分配给我们几家主要出行公司。东风出行承包了280个社区,约占全社区总数量的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三个区:江岸区、硚口区和汉阳区。其中,江岸区社区服务由东风出行的229辆出租车承担。

这样我们又开始动员更多的武汉司机上岗。从24日开始,社区保障车队陆续进驻各社区。所以保障车队车辆由社区居委会统一高度,给社区内生活不方便的居民提供上门送菜、送药、送餐服务。

之后两天收到很多反馈,发现什么问题?武汉有很多老社区,平时老人在家,孩子每星期回来一两次,带老人去医院。突然一下孩子回不来,老人又出不去,公共交通也没有,有些老人连微信和支付宝都不会用,无法叫外卖。

社区居委会压力剧增。一方面发热病人要出去,一方面有老人要去看病。以做透析为例,一周做两次,每次4小时,加之很多医院已被征用,有时要跑好几个医院才能做。还有些老人要先去银行取钱,再去买菜。这些都需要帮助,你安不安排车辆,怎么安排?我们明显感觉到社区车辆根本不够用。

03.

50名员工先锋队请战进社区

为确保武汉市四分之一的社区服务,26日上午东风畅行党总支开会讨论,决定成立东风出行员工先锋队,做社区服务志愿者。其实这个过程中我压力非常大,因为谁也不能确保这些员工没事,但另一方面又认为,疫情面前东风出行应该冲到前面。

26日上午11点,我们以东风畅行党总支名义发出征召志愿者令,主要面向在武汉的员工为主,号召大家加入到社区保障车队中来。东风出行有很多分支公司在外地,春节期间留在武汉的只有171人,报名的有80多人。

我们做了下筛选,原则上50岁以上的同志不参加,最后集中了50位志愿者。26日下午3点集合去提车,因为停车场在蔡甸,又要出城,又要协调,但这次事情就好办多了。

27日上午8点,50位志愿者在请战书上签字,摁下红色手印,驾驶打着“防控疫情,方便群众,服务社区”统一标识的DFGO车辆出发,奔向承包服务的社区。

这次东风出行保运车队987人,不到1000人。其中,汉阳464人,硚口224人,江岸229人,确保每个社区里都有东风出行的车。

这期间有很多感人的事情。吴敏,一个80后小伙子,有一天他在工作群里发来微信,写的是“高总,今天真不好意思,我一件正经事都没做”。

吴敏被分到汉阳区江花社区。江花社区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查了下,离东风汽车集团总部30公里,离武汉市约六七十公里,基本快到汉川市了。

江花社区是个江心半岛,分为AB区,两个区之间相隔15公里,其中一边是个监狱,里面的人出不来。防疫物资只发到其中一个社区,社区中居民多为老人,出行不便,药品匮乏。

吴敏过去后,既买菜,又买药,还承担起防疫物资的运输和发放,他笑称自己为“快递小哥”。有一天,一位老爹爹要到汉口买防癌药,听说汉口疫情严重,决定再忍两天,暂时不去。我们就让吴敏把药名报过来,帮着买回来后再送去。

这样,吴敏就在社区里待着,但他也没闲着,帮着给社区做消毒,修抽油烟机等。社区居委会主任非常感动,下厨做饭给他吃。这说明社区已经完全把东风出行的司机师傅当成了家里人。

这两天武汉市区司机的活也挺多。上面提到有些老人要做透析,有的早上4点半就得出发,其中一位司机跑了40多公里,换了两三个医院,差不多花了七八个小时。

04.

最揪心司机的防护

抗击肺炎是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没有旁观者。

我们有一支“红旗车队”,负责运送物资。武汉封城后,物资进不来,从24日到27日这几天最难。红旗车队有6个人、5辆车。从24日下午到25日早晨,呼叫红旗车队的电话就没断过。

我们保运了多少?24日收到7万个口罩,25日又收到5万个口罩,送到14家医院,相当于送了12万个口罩。

此外,作为武汉协和医院西区定点物资运输车辆,我们送了4820箱方便面、4300箱矿泉水,还将1000套防护服和4000多个口罩送到敬老院。这都是在正常工作之余做的。

让我自豪的是,从24日忙到现在,280个社区基本覆盖到。每天要对各社区居委会主任进行电话回访,问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度怎样,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等。

总体讲,各社区对我们的满意度很高。

这个过程中,(东风出行)员工先锋队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的网约车、出租车和分时租赁业务看到先锋队冲到一线,也调动了积极性。不管是网约车,还是出租车,包括员工先锋队,我们的防护设备最好,而且每辆车落到实处,这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东风出行真正体现了“关怀每一个人”。

我们对所有司机一视同仁。后来有司机给我单独发微信,后悔没能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我说,只要参加这个工作,你就是一个英雄。

说实话,从21日到现在,我基本上没睡一个好觉,每个重要活动我都在现场。我们第一次经受疫情大考,目前来看考试还算及格。

我最担心的是所有司机的防护工作,祈求千万别出问题。每天早上,他们出门要量体温,工作时间从早晨8点半到晚上6点。6点以后有事情,可打电话到调度台协调,要是社区有紧急事情,我们就直接从附近派人过去。

我自己的压力非常大,因为公司有1000多人每天穿行在核心疫区里。尽管做过很多防护,但一些司机肯定还有恐慌心理。我在微信里写过:“唯有不断强调,不断叮嘱,不断把防护工作做好。老天保佑,他们不被传染。”

28号晚上8点50分,我收到报备:有一位东风出行志愿者送一名中风病人到医院,该病人后来被确诊为肺炎。该司机当晚没有回家,单位安排他去医院检查。现在这名司机仍在隔离中,所幸尚无症状。

真的好盼望这场灾难快点过去。

祈祷所有承担保运任务的司机、全公司员工及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岚图 能比造车新势力活得好吗?丨汽车产经

终于等到你。

“备受公司内外关注的h品牌,将在2020年正式走进公众视野”。

5月6日,一封东风“掌门”竺延风发出的公开信,揭开了h品牌久违的神秘面纱。

竺延风在公开信中如此描述:“全新的h品牌,不仅仅是每一位h事业部伙伴们细心呵护的‘孩子’,也托举着整个东风品牌向上的重任、传递着东风高飞的勇气。”

扉旅汽车获悉,h品牌将专注于高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目前该事业部已为全新品牌规划9款新车型,产品涵盖SUV、MPV等。从定位来看,该品牌将主要对标一汽红旗、蔚来汽车、特斯拉、广汽蔚来合创等品牌。

念念不忘“高端梦”

冲击高端,是东风汽车必不可少的一步棋。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就有媒体爆料称,东风公司正筹划高端新能源车项目,内部代号“H”。按照规划,该项目将会是一个独立的高端品牌,自建销售渠道,不从属于东风公司旗下已有的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但隶属于东风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换言之,这将是一个由集团直接主抓管理的项目,类似红旗之于一汽集团。足见东风汽车对这一项目的看重。

目前,东风公司旗下共有4个中国乘用车品牌,分别为风神、风光、风行以及启辰、四个品牌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在15万元以下。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坦言,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消费升级,20万-35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增长迅速,是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唯一有增量的细分市场,同时这一市场的车型还可以承担未来新技术,是东风谋划h品牌的原因之一。

不过,也有消息指出,东风之所以成立h事业部,是因为近两年红旗等自主高端品牌频频发力,让东风公司感受到了压力。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红旗完成了全年十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234%。

在一汽将红旗品牌推向复兴的现实面前,东风打造高端品牌的冲动愈加强烈,即便是背水一战,也要放手一搏。

其实,“高端化”对于东风而言,并不陌生。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4月,在旗下风神、风光、风行品牌的大部分产品价格还“挣扎”在15万元之际,东风“破天荒”推出了一款C级车——东风A9,指导价17.万到21.万元之间。

对于A9的上市,东风方面寄予了厚望,竺延风亲临上市现场并表示:“东风A9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实的价值取向,不搞浪漫理想情怀,做一台品质上实实在在的好车。”

但现实很快给了东风“一记重拳”,上市四年以来,东风A9的整体销量表现较为惨淡,根本无力支撑起中国高端旗舰车这个噱头。即使后期价格降至十万出头,销量依旧惨淡,甚至出现连续几个月销量为0极其尴尬的局面。

根据东风内部透露的消息:东风A9已经不打算更新换代了,或即将成为历史。

虽然,首冲折戟,但东风的“高端梦”,并未止步。

“自主品牌向上是一种必然,亦是实力上升的一种体现。”

只不过,当下自主车企推出高端品牌不在少数,长城汽车WEY品牌,吉利领克等都在尝试突破自主天花板。而在自主车企高举高打的同时,合资品牌集体下探也形成了围剿之势。

对此,尤峥也不禁感叹,“东风做中高端品牌赢得机会在哪?”

“逐梦”新能源

高端之路,谈何容易。

如今,领克与WEY品牌在高端化的前线市场苦战不休,其背后更多的则是类似于传祺CA6、长安睿骋CC等一批自主中高级车的星光黯淡。

落子新能源市场,似乎正成为新的选择。

“对于东风集团来说,新能源车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并未成型,压力会比传统燃油车小得多,这是机遇。”有业内人士指出。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东风集团早在2001年,就成立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核心的三电系统等技术开发,推出混合动力公交、纯电动特殊用途车辆等产品。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整合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4月23日,东风公司、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小康集团三方共同签署《关于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协议》,合作协议中,东风公司和小康集团双方约定金康新能源的中高端产品使用“东风赛力斯”。

据悉,作为小康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东风对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新能源输出技术,也是借金康新能源的经验来反哺h品牌,从而推动东风高端新能源业务发展。

不过,新能源市场也并非坦途。

车市下行,给东风的高端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的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别下降了60.2%和56.4%,虽说疫情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能源乃至整个车市的活力,但近来新能源市场表现不佳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这也正是当下一大批新造车品牌陷入困境,新能源补贴再度延迟的重要原因。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淘汰赛俨然开打。头部造车新势力们在特斯拉的紧逼下步步维艰,东风刚进入这一市场就将面临“强敌”。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已经将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价格降至30万元以内,随着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Model 3仍不乏降价的空间,届时国内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无疑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此外,一大波强势传统企业也在“搅局”。从大众到福特,从丰田到日产,无不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在这背后除了日益涌现的新能源蓝海市场机遇,更多的可能是白刃见红的市场分化。

东风h事业部,宛如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局”,姗姗来迟的他,又将有几分赢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尤峥:面向十四五,东风将全面做好科技化布局

近日,有媒体统计,2018 年的 52 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到了 2020 年还有“生命迹象”的只剩 9 家。

9这个数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新能源汽车不是那么好弄的。

这也是为什么,广汽新能源刚成立时,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还不止一次提到:“我们也是造车新势力”,因为谁也不敢瞧不起谁。虽然一年之后,古总就对造车新势力发出了五个灵魂拷问。从“站成一队”到“集体拷问”,我们依然是我们,我们不再是我们。

相比那些还挣扎在生存的红线上的新造车企,广汽新能源有它膨胀的底气,毕竟资本、量产时间、技术等优势就摆在那,还有两大黄金经理人给它不断“加戏”。

但“岚图”可能就没这么了。原本在4月的北京车展亮相,结果因疫情原因,亮相时间一推再推。直到7月17日,才成功邀请一众媒体至武汉,正式宣布东风全新高端品牌命名为“岚图”,独立子公司为“岚图汽车科技公司”。

更有趣的是,在岚图推迟亮相的这段时间里,头几家新造车势力似乎也已经走过了争议最多的时期,慢慢步入正轨。岚图能比造车新势力活得好吗?这大概是淘汰赛下半程留给所有新生新能源品牌的“天问”。

不过,岚图显然也不希望一开始就与新势力车企们走得太远,它给自己起了一个煞是好听的外号,叫“造车新实力”。

1

岚图的硬件优势

其实,不管你有多老的造车资历,只要你造的是新能源汽车,你就已经自动进入了新能源车企的鄙视链了——资本雄厚的瞧不起没资本的,已量产的瞧不起没量产的,续航长的瞧不起续航短的,造跑车的瞧不起廉价车的......

好在,单从生存机会来看,岚图的背景就已经自然而然把它推到了生物链的前端。

岚图所倚靠的东风集团,乃共和国汽车工业的次子,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前100位,2019年全年营收高达1010.9亿元。这也就意味着,跟那些生活寒碜、要竭尽全力证明自己能够成为一家车企的新造车不同,对岚图来说,更重要的命题不是“活命”,而是怎么利用好全集团的。

汽车圈中的人应该不会忘记,5月6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在那封致东风h事业部的信上曾写道:“东风要用50年积累的全价值链优势,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在这场战役中,h事业部(岚图岚图汽车科技公司)要以洪荒之力不辱使命”。不难看出,岚图对于东风,地位不亚于一汽举全集团之力支持的红旗。

我们且来盘算一下,东风都给岚图配置了哪些:

首先是制造工厂。

一位东风的高层曾透露,h事业部可能自建新工厂,也可能启用云峰工厂。云峰工厂原先定位就是高端新能源车,该项目总投资约98.5亿元,2020年9月竣工,产能规模将达30万辆,能够生产包括乘用车及其它类乘用车。

绝大多数的新造车,从PPT毕业之后,接下去就是考量量产能力。但很显然,岚图根本不用担忧量产进度条的问题,在量产鄙视链中,其地位也就一目了然。

其次是技术力。

在大多数人看来,岚图相较其他新能源车企是姗姗来迟,毫无时间优势。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东风在电动化方面的准备比所有中国车企都要早:成立于2001年的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成立的专门从事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公司。2019年9月重组为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拥有19年历史的该公司,经历了“以整车为研究对象”,到“研发新能源汽车平台和整车控制器”,再到“发展研究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三个主要阶段。

技术力绝对是新造车的重头戏,它直接决定着你能站到哪个咖位。虽然截止目前,我们还未在岚图身上听到“颠覆”、“重新定义”和“改变格局”等术语,但相比于那些充满了意*且鲁莽无比的车企,岚图的朴实倒给人们留下了更多可想象的空间。

再来看人才。

CEO卢放来自一汽集团,他自述有20年整车开发及管理工作经验,曾是红旗H5的研发负责人。CBO(首席品牌官)雷新则曾经在东风英菲尼迪担任了四年的中方一把手。C00(首席运营官)蒋焘曾经担任东风日产大连分公司总经理,在生产运营层面经验老到。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不,据此前分管h事业部的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峥的消息,h事业部团队规模在500人左右,其背景分别来自100多家公司。这其中既包括像奔驰、沃尔沃和捷豹路虎这样的豪华车企,还有像蔚来这样的高端新能源车企以及腾讯、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

基本上,可以判断,岚图已经成为汽车圈中高精尖技术人才与高端化营销人才的聚集地。

除此之外,从岚图的架构用CXO制度还可以发现,新的事业部不再是传统车企的总经理统管制度,而是更倾向于造车新势力的管理模式。另外,据说在销售和渠道模式上,岚图也将运用线上+线下商业模式的组合。岚图的是,取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两种企业的精华,去两种企业的糟粕,将成熟的造车经验与灵活创新的机制结合,打造出一种新模式。

总而言之,岚图期盼这些堆叠能为自己带来首屈一指的“靠谱指数”。

2

堆叠不是万能

靠目前的堆积,岚图就能翻越鄙视链这座大山吗?明显还不行。如果整合是万能的,那么不缺钱的任性男孩许家印早就在造车路上走到巅峰了。确切地说,在产品出来之前,说“靠谱”二字,那都是抬举岚图了。

别忘了,在众多键盘车神林立的当下,要罗列鄙视的理由,那绝对是分分钟的事。

鄙视理由第一点,岚图缺少“热爱”。仔细想想,马斯克之所以能站上新造车鄙视链的巅峰,靠的其实是对新能源汽车纯粹的爱。李斌能站上另一个巅峰,靠的是对用户纯粹的爱。纵使是前途未卜的前途汽车,也自称有一颗追求速度的初心。

所以,你看东风集团对新能源车是有多淡泊,直到今天才推出一新品牌。要知道,别人都已经浮浮沉沉好几回了。

鄙视理由第二点,没做好低端就妄想做高端,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看一下集团目前的现状:“四风”内耗严重、东风标致和东风悦达起亚等合资车企岌岌可危、技术品牌也没一个能打响。

这种情况下,岚图要在品牌形象、品牌价值、服务水平等诸多方面令消费者满意,可能性有多大?

鄙视理由第三点,错过了入局时机。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化、品牌向上两条路上都已经探索多年,这其中不乏有强悍战斗力的选手如蔚来、领克等,他们的先行先试,已经让他们占领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智。

而且,未来两年也将是众多合资车企发力纯电动车的关键节点,大众的I.D系列、通用的全球第三代电动车产品、日产的全新电动车,以及崛起最快速的特斯拉,都会在明年带来重磅产品。所以,尽管岚图含着国家的金钥匙出生,但因为四面楚国,最后很有可能活得还不如“博郡之流”。

当然,鄙视归鄙视,不得不承认的是,更多的人还是乐于见到,东风用品牌升级、战略向上的形式,告别着过去。在本就缩水了的市场空间内,合资品牌在不断向下,这时候,自主品牌如果不硬气着向上,恐怕最后才是真的要被按在鄙视链的底层摩擦吧。

更何况,如果它能成功,那对整个中国的国企、央企体制改革和市场

6月18日,以“新起点、新战略、新格局”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开幕。

在主题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时代中国的机会与挑战”对话环节中,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出台有关碳达峰的具体实施路径,让车企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

此外在芯片以及国7排放等领域,也是当前主机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层面,相比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市场存在着充电设备仍不够完善的情况,而当未来我们的新能源产销达到2500万以上时,它将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年4月,东风发布了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并将其提升到了集团战略高度。

尤峥表示,面向十四五乃至十五五,东风将全面做好科技方向的准备,掌握核心技术,力争在新赛道上跑的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