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到底有哪些税收政策优惠呢

2.新能源、二手车“两手抓”|汽车消费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3.陈清泰、欧阳明高谈趋势 | 新能源汽车将带动能源革命

4.混合动力车免购置税吗

5.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是电动汽车吗

6.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新能源汽车峰会2020_2014新能源汽车会议

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企业创新驱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先发优势。今年以来,虽然受需求不足和价格战影响,汽车市场销量整体不如预期,但新能源汽车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空间广阔。行业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左右,继续实现快速增长;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将接近甚至达到60%,年销量达到1700万辆左右。

“随着财政补贴全面退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尽早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稳定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应税车辆包括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气量超过150毫升的摩托车等4类,其中汽车因规模大、单价高成为纳税重点车型。为促进我国交通能源战略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于2014年开始对新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最初到2017年底结束。后来又根据市场变化和疫情影响,多次调整,延期至今年年底。

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力度来看,消费者购置主流新能源车型可享受数千元至上万元优惠。以一辆开票价格为1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可减免车辆购置税1.33万元。“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税金额将超过1000亿元。”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如果这一减免政策在明后年延续,2025年免税金额有望近2000亿元,这将远高于过去每年财政给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国常会在强调“延续”的同时,还提出了“优化”。有专家分析,这或许意味着今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等不同车型和具体价格及续航里程,实施阶梯式、分类别享受“减免”政策。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从城市大型车辆和微型车到轿车,从高端豪华电动轿车和小型电动轿车到中级主流轿车的‘两头挤’,实现了车型全覆盖。”张永伟表示,过去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A00级车型和以Model Y为代表的B级车为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组成部分的“哑铃形”特征,目前正在转变为以A级车等中端车为主要品类的“纺锤形”结构。

从品类来看,一个成熟发展的市场应呈现“纺锤形”结构,即大众市场是核心。以较为成熟的燃油车市场为例,8万元级以下及25万元以上市场,均难成为主流市场。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A级车型累计销量达238.6万辆,同比增长1.4倍;15万元至20万元的车型累计销量达185.5万辆,同比增长2.1倍。显然,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有利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主流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此外,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充电桩数量不足和布局不合理等矛盾日益突出。崔东树表示,此次国常会提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有利于优化消费环境,缓解消费者“充电难、充电慢”焦虑,而且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到底有哪些税收政策优惠呢

新能源汽车迎来质变时刻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投资界的一句名言。

新能源汽车似乎正是这样一只“猪”。不但小米、百度等互联网大厂先后入局,一些房地产企业也玩起了跨界造车。传统车企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努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出更大音量。

与资本热捧形成呼应的是,新能源车市持续火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3万辆和179.9万辆,累计销量的渗透率接近11%。这意味着,每销售10台汽车,便有1台是新能源汽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势、技术弱势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变,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

智慧芽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之一。

政策持续支持、市场逐步认可、技术不断提升、体系日渐完善——一个良性发展的产业循环愈发成形。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引领者。”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访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2012年院发布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拉开了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幕,历经“十年磨一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政策、市场、技术的三轮驱动下,进入量变引发质变的临界区。

中国汽车产业借助新能源赛道实现“换道超车”的愿望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要剖析各路资本为何争先恐后布局新能源汽车,有两大背景不得不提。

其一,从数据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约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1%。

其二,我国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不断退坡、且补贴对象已由制造商转移给用户,部分新能源车企依靠吃补贴获利的路径基本被堵死。

此背景下,对投资回报和商业风险颇为敏感的社会资本依然大举涌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特别是百度、小米、大疆、滴滴等科技企业相继入局,更值得关注。毕竟商业跨界本就风险较高,而造车又被公认为投资多、难度大的项目。多年来,全球汽车格局高度固化,鲜有后来者能取得成功。

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有一个解释最具说服力——资本充分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出台的国家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还是出台的新版“双积分政策”,抑或是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这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和支持,信号已经很直白。

更长远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行业高速增长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35年发展的六大目标,第一条就是:汽车产业碳排放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加快发展新能源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统汽车由三大件组成: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只有底盘能应用到传统汽车的技术基础,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条全新的产业链。这让此前许多和传统汽车行业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干系的行业企业能够深度介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当中。

尤其是随着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有点偏离传统汽车的“车”的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科技产品。这也解释了新一轮的新能源造车热背后,为何屡屡有互联网大厂的身影,因为新能源汽车给了它们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舞台。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天然的使用成本优势,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根据交强险数据,2019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新能源汽车总增加量的比重达到54.3%,2020年这一比重迅速增长到71.5%。

这其中,非限购城市的政策约束性小,更能说明问题。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在非限购城市和限购城市的销量分别为60.7万辆和30.3万辆,约为2:1的比例,非限购城市的购买比例较高。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节点,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说。

多重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预期。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可以冲到250万~300万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所设定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20%的渗透率、500万辆销量的目标,很有可能在2022年或2023年就提前实现。

“这样的市场前景,对资本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沈进军说,这一过程中必定会有许多竞争者被淘汰,但的行业竞争格局仍处于“战国时代”,谁能最后“称王”远未盖棺论定。

“这就如同参加奥运会一样,都知道最后能获奖牌的只有三个人,但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去参加比赛的机会。毕竟没到终点,谁也不知道最终谁会站上领奖台。”在他看来,这或许可以解释各路资本为何格外钟情于新能源汽车。

诱人的赛道,挤满了各路掘金者。在助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产能过剩问题可能愈演愈烈。

业界通常将产能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值区间为79%~83%,超过90%则认为产能不足;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

基于乘联会预测以及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赛迪研究院认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为530万辆。以此计算,届时产能利用率仍将位于14.47%的低位。

访中,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等业内人士表示,产能过剩无疑会引发资金、土地和人才等要素的闲置与浪费,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尚未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要更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

首先,规划产能不等于实际产能。

有业内人士分析谈到,所谓产能利用率,简单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应当是实际产量与实际产能之比。但一些分析在计算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时,用所谓的规划产能来代替实际产能,是不准确的。

“大量的规划产能只存在于文件里或PPT中,现实中并不存在。”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实际产能并没有权威统计,但远小于规划产能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实际的产能过剩程度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

其次,产能过剩为行业质变打开空间。历史上,不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产能过剩或者所谓的“泡沫”,但往往正是这一现象为行业实现自我淬炼和提升倒逼出动力和空间。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美国掀起互联网技术革命,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也要看到,在此过程中,美国相关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领导者。凭借着优势地位,美国制定了全世界互联网大部分的标准体系、游戏规则,获得巨大话语权。

国内来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刚兴起时,国内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一度多达数百家,行业出现较多泡沫。“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相关企业不断研发新技术,掺硅补锂技术、干法生产工艺、刀片电池等纷纷亮相,推动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迈上新台阶,并催生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池企业。

访中,专家们强调,在国际汽车标准体系中难觅中国标准的身影,我国制定的多项动力电池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纳,这与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实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换一个角度看,出现产能过剩,反映出资本对这个行业前景的看好。毕竟,一个没有前途、无人问津的行业,是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沈进军强调,市场经济的要义是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出现泡沫,竞争才会激烈,通过竞争才能打造和筛选出强者,进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最后,化解产能过剩不宜简单“一刀切”。从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看,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少数头部企业产销两旺,大部分企业表现不佳,甚至生存艰难。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高于4万辆的8家车企占据了近三分之二市场份额。绝大部分品牌月销量不足1000辆,个别企业产销仅为个位数。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谈到,从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于头部优质品牌的现象不难看出,终端市场对于优质产能的判断力是有的。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暴发,稀缺的优质产能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

“市场表现冷热不均,证明头部企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并不大,甚至是不足的。”在安庆衡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处于“总体过剩,但优质产能稀缺”的结构性过剩,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应区别对待。一方面,要遏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对于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要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完善关键技术链条,助力中国车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新能源车汽车市场中占据优势。

“切忌一禁了之。”对于结构性过剩,比较理想的治理思路是投资门槛可以放宽,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但产品上市门槛要提高,倒逼企业提升发展质量。

相对于产能过剩,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更严峻挑战是“小”和“散”,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弱”。

工商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479家,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本超过4亿元的大型企业仅占14.6%,注册资本小于4000万元的小型企业则占41.3%。

汽车行业不同于一般消费品,具有产业链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需要一定的规模效应。产业集中度不够,便难以培养出足够体量的头部企业来引领行业发展。

表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虽然连续六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但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也缺少明星车型和国际知名品牌。

更加紧迫的是,竞争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在全球减碳、电动化提速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前卡位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新赛道,而是各方都瞄准发力的主赛道。不少原本对电动化不太上心,或者“雷声大、雨点小”的跨国汽车巨头开始在这一领域频出实招:以ID系列为代表,大众汽车加速推进电动化产品的落地

如果说中国凭借着起跑早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先机,那么当跨国巨头动真格了之后,小而散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在这场“正面硬刚”中将优势变成胜势?

挑战显而易见。“无论是制造技术、资金实力、研发能力还是产能供给方面,跨国汽车巨头都占据优势。”

以研发投入为例,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蔚小理”三大新势力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9%。尤其是主打智能科技的小鹏汽车,研发投入占比更是逼近21%,远高于大众、戴姆勒、丰田、宝马等国际巨头4%~6%的研发投入占比。但即便如此,前者一年的研发费用也不过十多亿元人民币,而大众汽车仅仅为一个MEB电动车平台就豪砸500亿欧元,这背后的创新能力差距不言而喻。

但优势也有目共睹。比如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就称赞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三个突破”。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优势。”瑞银中国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巩旻分析说,美国在技术方面有优势,但制造环节成本偏高;欧洲消费环境较好,但在电池、自动驾驶等方面有所缺失;日韩在电池及原材料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他方面较弱。

“在不计算补贴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成本比欧洲同级别产品便宜20%~60%,证明了我们的成本优势;在制造环节,我们的产业链规模、完整性和制造效率都更好,展现出强大的全链条综合竞争力。”

因此,尽管并不容易,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依然有足够的机会去实现“换道超车”的远大抱负,关键是要让整个行业始终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行业主管部门明确表示,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新能源车企做大做强。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是加强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要抓好公共领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试点。

三是促进跨界融合,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发展。

四是提升产品质量,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各方面提供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

“这些举措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用更高的发展质量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沈进军谈到,比如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面对全球电动化趋势,中国车企单打独斗或小打小闹的做法,显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而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优势,集中兵力进行技术、产品、市场的突破,既可以提升品牌竞争力,又可以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访中,业内人士谈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经多年积淀,正以喷薄之势开启行业发展新未来。在经历补贴退坡的阵痛后,又遭遇海外巨头的正面竞争,面对汽车业大变局,中国汽车强国之路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可以预见,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入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从注重规模效应向注重发展质量的关键转变。

新能源、二手车“两手抓”|汽车消费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ldquo支持、国家推广和优惠政策&rdquo正是这些关键词让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生了好奇。注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之年,从之前补贴汽车销量的模式,转向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模式。去年底,网上有传言说将全方位取消新能源补贴,这让想买车的心惶惶。事实上,截至目前,我国温州、淮安、长沙等城市也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补贴规范。我们来看看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

新能源汽车税收政策优惠简介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载动力单元),在车辆动力调节和驱动方面集成先进技术,具有先进技术原理、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升温,税收优惠政策频频出现,涵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

买车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买车的时候要交购车税。新车价格越高,购置税自然就越高。2014年7月9日召开的院常务会议作出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免征汽车购置税。元旦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对车购置税的公告》提到,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汽车购置税。

详细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制造商的税收政策

1.消费税

《消费税税目税率表》显示,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按汽缸容量分为7个档次,分别为1%、3%、5%、9%、12%、25%和40%。中型和轻型商用巴士的税率为5%。可以看出,乘用车是按汽缸容量征税的。不管是不是新能源,有缸就要征收消费税,没有缸就免税。

2.增值税

根据《关于增值税中央财政补贴有关问题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号):&ldquo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rdquo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通知》(蔡健〔2013〕551号)规定&ldquo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为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新能源汽车在机关、公共机构、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推广力度。&rdquo

3.企业所得税

“国家支持的高技术领域”第八节:&ldquo传统产业的高科技改造&现状;,专列&ldquo汽车相关技术及现状;,包括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这些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要求的,可享受15%的低税率企业所得税优惠。

详细说明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买家的税收政策

1.汽车购置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53号)规定,自201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免征汽车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与财政支持口径一致)。

免征汽车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公布《免征汽车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目录》进行管理。

2.旅行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节能和新能源车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19号)规定&ldquo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rdquo文件明确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与财政支持口径一致)。并制定认证标准,如动力电池不含铅酸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电功率比大于30%;等一下。此后,三部委又联合制定了两批《节能使用新能源车船车型减征车船税目录》,分别见于2012年第7号和第25号,只有目录中的新能源汽车才能享受免检。

3.增值税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3〕106号附件2),大部分增值税纳税人购买摩托车、汽车、游艇自用,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本文件自2013年8月1日起实施。

前几年新能源起步阶段非常脆弱,国家相应的支持也得到了肯定。汽车动力技术革命对于改变过度依赖石油和减少排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的有力引导自然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ldquo第一驱动力&rdquo。为了促进我国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支持和中央财政补贴支持。相信以上文章分享的政策细节并没有让朋友们失望。希望朋友们能喜欢边肖汽车分享的新能源汽车税收政策优惠的所有细节。

百万购车补贴

陈清泰、欧阳明高谈趋势 | 新能源汽车将带动能源革命

从中央和各地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来看,增量、存量并举是当前“救市”的主要特征。

文?|?彭苏平

“最近好消息不断,但我相信这肯定是最近最大的政策利好,感谢!”3月3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作为新创电动车企的负责人,他格外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动向。

让何小鹏如此兴奋的“好消息”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是业内去年以来一直苦苦呼吁的政策支持,在新型冠状引发肺炎的疫情下,这项利好竟然来得如此超预期。

这是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汽车产业的重磅利好,也是业内期盼已久的国家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3月31日举行的院常务会议宣布了上述消息,并将之作为促进汽车消费的重要一环。

除了新能源汽车之外,货车以旧换新和二手车销售也被视为促进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向。当天国常会还宣布,中央财政将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同时,对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将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这些政策的核心是推动环保升级,改善环境,同时有力促进未来汽车市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汽车消费升级。”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将显著受益,他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将达160万辆,实现近30%增长。

在疫情影响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都面临着巨大考验。尽管3月已有回暖趋势,但一季度汽车销量下滑已成定局,今年全年的表现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

过去的一个多月中,各部委已经陆续释放出促进汽车消费的信号,多个地方也相继公布了放宽限购、提供购车补贴等刺激措施。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出台,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全方位的整装待发阶段。

自2018年中国车市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滑,2019年行业便开始呼吁“救市”,但整体市场并未好转,2020年疫情来袭,更是让这个处于调整期的行业雪上加霜。与去年的支持政策相比,今年这轮政策礼包不但涵盖范围更广,力度也更大。

综合来看,当前中央及地方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既包含了放宽限购、补贴新能源汽车购买等增量拉动的方面,也包含了奖励以旧换新、降低二手车成本等存量置换的方面,在种种组合拳之下,车市有望迎来加速复苏。

新能源汽车政策超预期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将对行业形成极大利好,有助于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招商证券汽车研究团队分析认为,补贴和免征购置税将一方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中低端车型的性价比,另一方面则将直接缓解车企盈利压力,给予车企多两年的降本缓冲期。

提供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扶持了新能源汽车的成长。不过,随着行业渐趋成熟,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有特殊优待。

按照规划,今年是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后窗口:购置补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退坡,明年将完全退出;而购置税的免征也将在今年年底结束。

但业内对这样的节奏有些接受无能。智库君了解到,去年开始就有不少新能源车企“上书”建言,诉求是2020年补贴不退坡,以及延长购置税免征的政策。

新能源汽车并未迎来真正的拐点。有车企在提交政策建议的文件中表示,根据行业成本预测,年底政策退出的条件“并不成熟”。也就是说,当前,新能源汽车还尚未达到可以脱离政策支持便能发展的水平。

行业去年已经上了残酷一课。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滑4.0%,这是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十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负增长的原因,除了整体车市下行之外,最大的因素便来自于平均幅度超过70%的补贴退坡。

关于补贴的呼声是尤为显著的。在今年1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句“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进一步退坡”,引发了现场行业专家、企业人士、媒体的一阵掌声。

尽管后来工信部方面辟谣说是“口误”,但也回应称,今年补贴政策将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也给了行业人士迎接政策缓冲的心理预期。

从这个角度而言,此次国常会发布的补贴和购置税免征延长2年的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这不但将有利于渡过今年的市场难关,也有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业内不少观点认为,两年后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真正拐点,届时新能源汽车成本显著降低,销量也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在赞叹完最大利好之后,何小鹏补充说:“刚好我们认为2022年会是智能汽车的拐点开始,无缝接驳。”

崔东树也指出,两年的政策红利缓冲期“对今年新能源汽车下滑的局面将有改善,未来两年的效果更为突出”,并“确保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世界领先局面”。

二手车税改“十年磨一剑”

二手车企业销售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则是另一项重大的政策变动。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二手车,应按实际交易价格的2%缴纳增值税,其他个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二手车,免征增值税,但经营性使用的也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从销售额的2%下降到0.5%,二手车行业增值税下降7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智库君表示,这一方面将显著降低二手车的流通成本,另一方面也将为二手车交易规模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壤。

由于个人销售二手车免征增值税,不少二手车商将二手车买卖的企业行为转化成个人行为,但这既为二手车销售带来了管理问题,也影响了二手车商的信贷申请。而以2%税率缴纳增值税的二手车商,也面临着比同行更高的成本支出。

实际上,二手车行业实施2%的增值税已有多年,行业也一直在呼吁二手车增值税改革。早在十年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曾向相关部委建议“二手车增值税再减半至1%”,去年,流通协会又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将现有的全额征收改为差额征收增值税,二是先行给予二手车经销企业在2023年前减免增值税政策。

罗磊表示,差额征收符合增值税的特点,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难点,因为进项凭证问题解决不了。据称,流通协会也提议过按照销售额的0.3%征收的建议。

“我们大概做了测算,二手车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大约是4%,乘以13%大约是0.5%。为什么提议0.3%呢?是希望通过低税率扩大税基,让更多经销商做大做强。”罗磊表示。

此次二手车增值税降低到销售额的0.5%,罗磊认为,也将有利于国家税收增加和企业发展。“更多的大企业会快速成长,经销商集团将全面进入二手车流通领域,二手车市场会出现大量的正规军。”

增存量并举促进汽车消费

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货车以旧换新奖励也是此次国常会促进汽车消费的举措。

据招商证券信息,截止2019年底,京津冀重点地区国三及以下中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仍有92万辆。中央叠加地方补贴后京津冀地区老旧车型将加速替换,为汽车市场注入新动力。

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年,2020年会是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加速淘汰的关键一年。实际上,为了加快国三车型淘汰进程,不少省市此前已经下发了国三淘汰补贴政策,同时也通过限行、停止年检等方式控制国三车型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北京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报废或转出北京市的国三排放标准车型提供补助,同时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加大对报废或转出车辆后购置新车的车主奖励力度。

广发证券汽车团队指出,环保或成为稳定汽车消费的重要抓手。除了对老旧货车提供更新奖励之外,不少地方也对乘用车的以旧换新提供了补贴支持,以广州市为例,其在3月初便表示,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新车购买,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与新能源汽车延长补贴相比,鼓励置换消费是一种对存量市场的唤醒。有业内人士对智库君表示,过去两年中国汽车销量负增长,有一条被忽视的原因是,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因此当前的“救市”措施也绕不开这一思路。

事实上,除了老旧车置换,二手车鼓励也是从盘活存量的角度刺激汽车消费。罗磊表示,城市汽车消费完成普及的第一阶段后,每年有大批量车辆进入梯级消费,但流通不畅、流通成本高制约了二手车发展,二手车链条打通后,城市消费将被激发二次活力。

从中央和各地方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来看,增量、存量并举是当前“救市”的主要特征。广州、杭州等限牌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小客车增量指标,而北京、广州等地也在老旧车型淘汰上给予了奖励或补贴。

盘活存量的意义在于,对于北京这样的特殊市场,盲目拉动增量可能会适得其反。“限购地区适当放开是短期内最直接且成本最低的方案,但由于部分地区千人保有量较高、交通拥堵等因素制约,全面放开的长期副作用较大,且对全国稳定汽车消费、拉动经济作用也可能有限。”广发证券指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混合动力车免购置税吗

未来两年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

文丨智库君

“2019年9月,中央、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今年2月,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今年11月,院批准了工信部拟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

11月2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三个文件一脉相承并由着重解决三电技术、提高安全性和破解续航短、充电难、买车贵、不安全等电动汽车自身的问题,转向更加关注相关行业和更高技术的协同。

在陈清泰看来,电动化开启了新一轮汽车革命的序幕,与之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支撑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的交融和互动,为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丰富的使用场景。

然而,面对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在剧烈动荡中的深化变革、2021年来自“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挑战、“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迎接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而未来两年,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特殊时刻。

因此,如何把握“新基建”开启的战略机遇,在5G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低碳化,如何给氢燃料、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等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定位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产业面临的新课题。

资本热捧推动产业发展

进入11月,在特斯拉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11月9日,特斯拉以3900亿美元独立鳌头,市值领先于丰田、奥迪等传统巨头;11月13日,中概股造车新势力“三剑客”日涨幅均超过10%,股价创历史新高。而当天美国股市成交额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汽车企业有四家。除特斯拉外其余3家全是中国车企。蔚来股票交易额达到274.04亿美元,排名第一。理想排名第六,小鹏排名第十。

11月24日,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汽车股价分别再次创下新高。蔚来每股达55.70美元,市值为751.3亿美元;小鹏汽车三天累计涨幅超过71.1%,市值达到519.7亿美元;理想每股也达到了43.64美元,市值为365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A股市场,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总市值一度超越5000亿人民币;小康股份也在8个交易日内斩获7个涨停板。

“公司的市值排序不排除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上的主流咨询公司、分析师和投资机构的预期。”对此,陈清泰指出,从市值情况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也表明汽车产业进入了大变革时期,汽车企业的市场地位正在重新洗牌,也为后起者提供了机会。

在陈清泰看来,造车新势力是传统汽车的颠覆者,头部企业在资本市场良好表现的背后,是对中国汽车业转型的认可。

“尽管新势力的资产规模、生产规模,销售收入、盈利水平都远不如传统巨型车企。但美国和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青睐,客观上发挥了‘激励’与‘倒逼’的作用。”

事实上,截止2020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同比“双增长”。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和产品也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征。

一方面是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智能电动汽车备受消费者青睐,汽车产业变革加速进入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代表的中高级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弱”的新特征。在消费需求分化的影响下,汽车市场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分层化特点,以性价比为优势的下沉市场和以用户体验驱动为特点的高端市场成为企业竞逐的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最开始产业化时曾经提出‘两头挤’的产业化推进战略,即从大客车和微型车两头推动逐步挤入中间的轿车市场。现在进入新阶段也呈现新的‘两头挤’格局,也就是从高端和经济型电动车这两头正在挤向中间性价比车型市场。”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指出,从高端的特斯拉到中高端的比亚迪再到经济型的五菱,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和去年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在欧阳明高看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国际对未来判断的乐观程度也超出我们想象。”

产业发展带动能源革命

“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将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将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陈清泰指出。

而全球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复苏背景下,以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下一步的目标。

今年9月22日,国家***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对全球碳减排的最新承诺,将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带来革命性变化。

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的碳净排放量为100亿吨,等于2050年巴黎会议规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标。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即净排放为零。实现这样的目标承担着一定的压力,这就意味着更需要新能源汽车储能,需要能源体系的去碳化。

欧阳明高强调,新能源汽车的重点是新能源。原先只说电动化,没有说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必须转型强调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要使用新能源,要用新能源汽车来拉动整个能源领域的碳减排。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将来肯定是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要从低碳到无碳,最终要走向可再生能源。”欧阳明高指出。

而基于风电、光伏、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和效率,欧阳明高认为,当前,纯电动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同时,现阶段充电、换电要融合发展,对于商用车,换电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对于私家车而言,中长期看最好的方式还是充电。

在商用车领域,欧阳明高认为下一步是氢燃料电池长途重卡的发展,但是还是需要经过一个阶段,核心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经济性的问题。同时,今年将迎来重型卡车电动化的元年,基于能源使用成本,换电卡车有望与柴油卡车进行商业竞争。

“从长远看,新能源汽车2035规划目标就是要求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主体产品,按照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要求,这个目标必须达到,而且要尽可能提前实现。”欧阳明高指出,未来碳税的到来会使推广新能源汽车变的更有紧迫性,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预期也会比想象的好。

“如果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再以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传统的汽车、能源、化工行业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实现汽车代替马车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阳明高最后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是电动汽车吗

混合动力车免购置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4年第53号)规定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混合动力车正在逐渐走向市场。

扩展资料

现行车辆购置税法的基本规范,是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为购置(包括购买、进口、自产、受赠、获奖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单位和个人,征税范围为汽车、摩托车、电车、挂车、农用运输车,税率为10%,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

自用车税率计算:计税价格=(购买应税车辆而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价外费用)×10% ,其中计税价格不含增值税

进口车税率计算: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关税+消费税)×10%

从2015年10月1日起,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的政策正式实施。受新政影响,黄金周多地车市小排量车销售火爆。以一台10万块钱的家用轿车计算,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可以直接为购车者省下4000多块钱,实打实的优惠推高了小排量车的销售热度。从2018年1月1日起,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的政策正式结束,恢复至10%。

参考资料

购置税_百度百科

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编辑本段]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  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并明确了将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举将推动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试点推广,即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对有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也将给予补助。  日前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认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此外,示范推广单位必须取招标方式择优购,并确定车型、数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 [编辑本段]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   09年2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会议”。由于一些城市积极申请参与,参与“十城千辆”的城市名单目前已经增至13个,北京、上海等城市入选。长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车是当时补贴的重点,其中混合动力客车每辆最高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50万元和60万元。“这个试点收效非常好,已经推广了数千辆新能源汽车,今年打算扩大试点,并在部分城市启动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试点。” 财政部和工信部在全国“两会”期间同时表示,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将实行购置补贴。  财政部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另有标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使用铅酸电池和使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两类,最高补贴额分别为8万元/辆和42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为50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最高为60万元/辆。 [编辑本段]13城市试点新能源汽车  2009年春节前,财政部、科技部发出《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座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通知》明确指出,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通知》同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支出给予适当补助,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不完全统计,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成本比同类型汽油动力车贵30%至50%。  技术难点:  目前新能源汽车国家在给予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  科技攻关点在:1,电池能力,2,发动机系统3,电控系统;  国内科研排头兵是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 [编辑本段]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各类及技术状况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是指那些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  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是:1、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内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2、因为有了电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动时、下坡时、怠速时的能量。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缺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  2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 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3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 近几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如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在2004年以前将燃料电池汽车投向市场。目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样车正在进行试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运输大客车在北美的几个城市中正在进行示范项目。在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挑战,如燃料电池组的一体化,提高商业化电动汽车燃料处理器和部汽车制造厂都在朝着集成部件和减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4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而石油等却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吞下大量汽油的车辆不断排放着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最终的解决之道当然不是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开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燃料电池车的四轮快速又安静地滚过路面,辙印出新能源的名字——氢。  几乎所有的世界汽车巨头都在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曾经被认为是汽车的未来动力,但蓄电池漫长的充电时间和重量使得人们渐渐对它兴味索然。而目前(指2009年)的电与汽油合用的混合动力车只能暂时性地缓解能源危机,只能减少但无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个时候,氢动力燃料电池的出现,犹如再造了一艘诺亚方舟,让人们从危机中看到无限希望。 以氢气为汽车燃料这种说法刚出来时吓人一跳,但事实上是有根据的。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释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车发动机运转,而且氢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水,没有污染。因此,许多科学家预言,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是21世纪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对汽车工业的革命性意义,相当于微处理器对计算机业那样重要 优点: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缺点: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5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  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出国家级燃气汽车政策。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状况,发展包括燃气汽车在内的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根据国情应该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如四川省、重庆市的油、气差价,即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  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  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  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 6生物乙醇汽车  乙醇俗称酒精,通俗些说,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从生产上和应用上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近来由于石油紧张,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加剧,乙醇汽车又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乙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乙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乙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一、掺烧,指乙醇和汽油掺合应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积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占10%,15%,则用E10,E15来表示,目前,掺烧占乙醇汽车占主要地位。二、纯烧,即单烧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应用并不多,属于试行阶段;三、变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乙醇,这也是属于试验应用阶步;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氢气,并随时可以切换。如福特,丰田汽车均在试验灵活燃料汽车(FFV) [编辑本段]特别关注:物理燃料电池汽车   这是2009年关于新能源研究领域的最新方向,原名称叫做“热磁振荡发电技术”, 当应用于汽车等可移动的动力设备领域时,因可能会成为氢燃料电池的替代方案,又叫做“物理燃料电池”。目前已处于前期开发研究阶段。  1、工作原理  通过对处于磁路中的一段软磁体迅速加热并冷却,使其温度在其居里点上下周期性地振荡,引起磁路线圈中的磁通量周期性地增减,从而感应出连续的交流电。能量是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它的技术原理是物理原理,而通常概念中的电池,均属化学原理,两者不是一回事。 1 2   2、优点  用外燃方式,发电过程高效平稳,对燃料性质要求不高,甚至可以用固体燃料作能源。能使热能直接高效地转化为电能,少了一个机械传动的中间环节,计算值在40%以上;运动部件只有一个活塞,省去了机械传动系统,因此使用寿命长,维护少,实现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目前的燃料电池是通过低温化学作用产生电能,因需要催化剂、燃料要求高等,难以商业转化。这项技术完全克服了化学燃料电池的上述弱点。  各种能源方案优缺点综合分析表  类别能源来源能源效率排放制造成本 使用成本 维护成本 补充燃料 功率重量行驶里程 配套设备 普通内燃机受限低差一般一般一般方便大轻>400完善纯电池力一般最高无高最低高不方便 小重<300不完善 混合动力受限较高一般较高一般最高方便一般较重>500完善氢燃料电池 困难高无高最高高不方便 小一般<300不完善 物理燃料电池丰富一般一般低低低方便大轻>600可扩展 上表中,能源来源、能源效率、排放三项指标确定了方案的新能源特征,即的政策支持力度;制造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三项指标确定了方案的市场成本,补充燃料、功率、重量、行驶里程、配套设备四项指标确定了方案的竞争力,即用户接受程度。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纯电池力、氢燃料电池虽然具有较优的新能源特征,但市场竞争力弱,混合动力则具有微弱的优势。因此,混合动力属于过渡方案,纯电池力属于方案,而氢燃料电池属于难以实施的方案。物理燃料电池则兼顾了新能源特征、市场及用户的诸多优点,所以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3、适用范围  新能源汽车、船等动力设备,分布式发电领域。 [编辑本段]新能源汽车的其他方案   1. 提高旧能源汽车的效率  目前的汽柴油内燃机热效率小于30%,如果算上机械效率以及其他的能量传递损失,则总效率仅占燃料放出热能的15%左右。毫无疑问,如果能够提高热机的效率,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石油危机。   2. 空气动力汽车  利用空气作为能量载体,使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到30MP以上,然后储存在储气罐中。需要开动汽车时将压缩空气释放出来驱动启动马达行驶。优点是无排放、维护少,缺点是需要电源、空气压力(能量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高压气体的安全性。   3. 飞轮储能汽车 利用飞轮的惯性储能,储存非满负载时发动机的余能以及车辆长大下坡、减速行驶时的能量,反馈到一个发电机上发电,再而驱动或加速飞轮旋转。飞轮使用磁悬浮方式,在70000r/min的高速下旋转。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作为,优点是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重量轻储能高、能量进出反应快、维护少寿命长,缺点是成本高、机动车转向会受飞轮陀螺效应的影响。  4. 超级电容汽车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双电层原理的电容器。在超级电容器的两极板上电荷产生的电场作用下,在电解液与电极间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电荷,以平衡电解液的内电场,这种正电荷与负电荷在两个不同相之间的接触面上,以正负电荷之间极短间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这个电荷分布层叫做双电层,因此电容量非常大。  优点是充电时间短、功率密度大、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经济环保等,缺点是功率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等。%D%A

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

6月2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李强主持召开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

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这是今年以来高层第三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自2014年起,国家一直对新能源汽车实施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2022年9月,已经连续三次延续免购置税政策2023年12月31日,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和消费信心,对推进我国交通能源转型、拉动消费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排除2024年继续减免的可能性。

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提到,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5月5日,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要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模式,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需求。

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鼓励地方出台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专项支持政策,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光储充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基础设施;而且明确提出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并给予消费券等支持。

结合最新举措,一系列密集利好政策的出台,从新能源汽车购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动力电池、地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国家已经从产业生态、核心技术突破及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势头向好,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占全球61%的市场份额,中汽协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900万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功率充电桩加速落地,标准体系逐步完备,有序充电、车网互动等创新应用进入示范阶段,产业生态稳步形成。

可以预见,随着密集利好政策的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会继续提速,相关产业链及企业有望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