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TI(一汽大众汽车品牌)详细资料大全

2.21款大众辉昂上市,精简至三款,40万买空气悬挂值不值

3.24.99万元起 推荐特别版和猎心版 2021款大众CC及猎装车配置解析

大众汽车价格变化曲线预测_大众汽车价格趋势

从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调整式增长两个阶段。2002~2003年汽车总需求年均增长40%左右,2004年乘用车市场率先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商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但是,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成因、特征等方面与2004年有很大的不同。 一、2005年汽车市场形势分析与评价 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上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由快速上升期转入稳定增长期,商用车市场因此受到了明显影响,但我国汽车市场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一)汽车总体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到新高度 2005年1~11月份我国国产汽车销量达到513.76万辆,同比增长12.07%;汽车整车进口量达到123,914辆,同比增长0.43%;汽车总销量达到526.15万辆,同比增长11.76%(见图1)。 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见表1)。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进一步提升到8.7%。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见表2),而且还将成为丰田、日产、标致雪铁龙、福特等跨国公司决战全球的战略支点。即使奔驰、宝马这样生产高档车的厂商对中国市场,也给予了足够重视。 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 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 本田汽车公司计划未来获得中国10%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7万辆扩大到2006年下半年的53万辆(含出口5万辆)。 (二)汽车市场的成长由双动力转变为单动力,导致汽车总体需求增长速度继续下降 从2000年以来我国国产乘用车和商用车历年的销量可以看出(见表3),2001年以来商用车和乘用车的销量每年都在增长,即两个增长动力。而2005年商用车的销量却出现下降。因此,虽然乘用车销量增长速度比2004年明显回升,但汽车总销量的增长率,却比2004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2005年商用车销量的下降,主要是重型货车下降过快所致(见图2),其他六种商用车中有三种保持增长,2005年1~10月份重型货车、商用车销量合计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7.2%。 (三)二、三级区域市场开始启动,标志着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私家车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也是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区。但是,从2005年开始江苏、浙江、山东等二级市场和河北、福建、四川、河南等部分三级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销量也提到较高水平。这些省份正在接续北京、广东等成为我国汽车市场新的推动力。二、三类地区具有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特点(见表4),而且人均GDP是分层次的(见表5),这种特征导致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不会出现断层现象,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持续发展。 (四)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预示着汽车工业将以两种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推动GDP增长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我国多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总体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的前两年,增长更为迅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2004年5月份起乘用车总体市场出现滑坡,自主品牌受影响更大(见表6)。然而,经过自主品牌企业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在2005年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增长(见表7)。 由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能力显著增强,多年来汽车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在2005年首次得到扭转(见图3)。 2005年l~10月份汽车工业累计出口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7%,汽车业累计进口120.8亿美元,同比下降5.52%,出口大于进口42亿美元。2005年1~11月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13万辆,累计进口量为12.8万辆,出口数量首次大于进口数量。几个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都有较大量的出口。 二、2006年汽车市场形势判断与预测 (一)汽车价格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近几年,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价格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乘用车价格已经连续四年以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影响价格的因素将继续发生变化,不同种类汽车的价格必将继续有所调整。 1.进口轿车价格将在平稳中出现小幅度下降。 首先,2006年进口轿车关税将从2005年的30%,分两次下调到25%(见图4)。根据理论测算,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关税每下降1个百分点,轿车价格下降0.3~0.4个百分点,据此测算,关税因素将导致进口轿车价格2006年下降1.5~2.0个百分点。 其次,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2005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之后的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升值了0.44%,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存在。如果2006年人民币继续小幅度升值,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 再次,2006年也存在一系列导致进口车价格上升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落地征税政策的全面实施,由此加大了经销商的经营成本。总体来讲,2006年促进进口车价格下降和导致进口车价格上升因素的力度都比较弱。但比较而言,促成价格下降的因素略大于价格上升的因素,而且价格下降是大趋势。由此判断,2006年进口车价格将以小幅度下降为主要特征。 2.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进口轿车价格下降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压力已经很小,2006年引起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供过于求。但是产能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汽车工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轿车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年缓慢上涨。之所以判断2006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目前我国轿车市场运行中既有价格下降的必要性,又存在价格下降的现实可能性。 从2002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调整式增长两个阶段。2002~2003年汽车总需求年均增长40%左右,2004年乘用车市场率先进入调整阶段,2005年商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但是,2005年的汽车市场在成因、特征等方面与2004年有很大的不同。 一、2005年汽车市场形势分析与评价 2005年我国宏观调控上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由快速上升期转入稳定增长期,商用车市场因此受到了明显影响,但我国汽车市场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 (一)汽车总体市场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到新高度 2005年1~11月份我国国产汽车销量达到513.76万辆,同比增长12.07%;汽车整车进口量达到123,914辆,同比增长0.43%;汽车总销量达到526.15万辆,同比增长11.76%(见图1)。 2005年全年汽车总需求达到575万辆左右,中国已成为与日本相比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见表1)。 我国汽车市场的连续快速增长和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4年的8.1%,2005年进一步提升到8.7%。全球每年汽车销量的增量中我国占25%左右,我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见表2),而且还将成为丰田、日产、标致雪铁龙、福特等跨国公司决战全球的战略支点。即使奔驰、宝马这样生产高档车的厂商对中国市场,也给予了足够重视。 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到2010年乘用车在华产能达到100万辆,使中国成为其四大海外工厂中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海外工厂;同时,以汽车生产销售为中心,通过制造、服务、金融等汽车相关产业的扩大,来达到2010年20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此外,现代还计划进军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有可能与江淮携手建立商用车生产基地,计划在2010年前形成年产五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一万辆客车和九万辆货车的生产能力。 福特汽车公司未来在中国将不断加强投入与合作力度,争取取得轿车市场10%的占有率,生产能力将实现从原有的四万辆达到40万辆的巨大转变,并实现大部分车辆生产本地化。 丰田汽车公司全球生产布局显示,除日本本土外,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是丰田在海外投资最大的地区。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在海外主要的生产基地,丰田公司的总体市场目标是到2010~2012年在中国拥有10%的市场份额。 本田汽车公司计划未来获得中国10%的市场份额,并计划将生产能力由现在的27万辆扩大到2006年下半年的53万辆(含出口5万辆)。 (二)汽车市场的成长由双动力转变为单动力,导致汽车总体需求增长速度继续下降 从2000年以来我国国产乘用车和商用车历年的销量可以看出(见表3),2001年以来商用车和乘用车的销量每年都在增长,即两个增长动力。而2005年商用车的销量却出现下降。因此,虽然乘用车销量增长速度比2004年明显回升,但汽车总销量的增长率,却比2004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2005年商用车销量的下降,主要是重型货车下降过快所致(见图2),其他六种商用车中有三种保持增长,2005年1~10月份重型货车、商用车销量合计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7.2%。 (三)二、三级区域市场开始启动,标志着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私家车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也是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区。但是,从2005年开始江苏、浙江、山东等二级市场和河北、福建、四川、河南等部分三级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销量也提到较高水平。这些省份正在接续北京、广东等成为我国汽车市场新的推动力。二、三类地区具有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特点(见表4),而且人均GDP是分层次的(见表5),这种特征导致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不会出现断层现象,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持续发展。 (四)经过多年积累,自主品牌竞争优势全面提升,预示着汽车工业将以两种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推动GDP增长和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我国多数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总体发展比较顺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的前两年,增长更为迅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宏观调控的影响,2004年5月份起乘用车总体市场出现滑坡,自主品牌受影响更大(见表6)。然而,经过自主品牌企业自身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在2005年得到了全面提升,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销量大幅度增长(见表7)。 由于自主品牌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出口能力显著增强,多年来汽车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在2005年首次得到扭转(见图3)。 2005年l~10月份汽车工业累计出口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7%,汽车业累计进口120.8亿美元,同比下降5.52%,出口大于进口42亿美元。2005年1~11月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13万辆,累计进口量为12.8万辆,出口数量首次大于进口数量。几个自主品牌,如奇瑞、吉利等都有较大量的出口。 二、2006年汽车市场形势判断与预测 (一)汽车价格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近几年,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价格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乘用车价格已经连续四年以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影响价格的因素将继续发生变化,不同种类汽车的价格必将继续有所调整。 1.进口轿车价格将在平稳中出现小幅度下降。 首先,2006年进口轿车关税将从2005年的30%,分两次下调到25%(见图4)。根据理论测算,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关税每下降1个百分点,轿车价格下降0.3~0.4个百分点,据此测算,关税因素将导致进口轿车价格2006年下降1.5~2.0个百分点。 其次,人民币升值压力将有利于进口车价的下调。2005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升值2%,之后的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升值了0.44%,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继续存在。如果2006年人民币继续小幅度升值,将直接促成进口车成本的下降。 再次,2006年也存在一系列导致进口车价格上升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落地征税政策的全面实施,由此加大了经销商的经营成本。总体来讲,2006年促进进口车价格下降和导致进口车价格上升因素的力度都比较弱。但比较而言,促成价格下降的因素略大于价格上升的因素,而且价格下降是大趋势。由此判断,2006年进口车价格将以小幅度下降为主要特征。 2.国产轿车价格仍将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进口轿车价格下降对国产轿车的价格压力已经很小,2006年引起国产轿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供过于求。但是产能过剩并不一定直接带来价格下降,如美国、日本等国家汽车工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而这些国家的轿车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年缓慢上涨。之所以判断2006年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主要是目前我国轿车市场运行中既有价格下降的必要性,又存在价格下降的现实可能性。 从必要性来看,主要有四个直接诱因: 一是国产轿车价格体系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市场份额也由此发生了大的变化。以A级车为例,2005年5月份奇瑞公司较大幅度调低了旗云和风云的价格,带来了市场份额同步大幅度提升的明显效果。而宝来、伊兰特等车型的厂家指导价还是2004年下半年确定的,一直没有调整,因此2005年开始尤其是下半年市场份额逐步下滑。 二是部分市场影响力大的车型其市场成交价不仅大大低于厂家指导价,甚至已经低于厂家给予经销商的批发价。如伊兰特1.6GL手动挡,2005年12月份的厂家指导价为11.28万元,而市场成交价已经降到9.78万元。捷达CIF自动挡舒适型车的厂家指导价为11.98万元,而市场成交价已经降到10.78万元。可以肯定,厂家指导价与市场成交价之间的差已经远远大于厂商给经销商的毛利。换句话说,经销商在赔钱销售,这种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三是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大跨国公司急于追赶与扩张,在价格上寻求竞争力。福特公司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厂商,目前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与其地位很不相称,从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运作力度,福克斯的最低价为12.8万元,作为一款欧美车型很有竞争力,销量增长迅速。丰田汽车公司也适当改变了做法,在稳步推进的主旋律中加快了步伐。2005年年初花冠、威驰降价只是起步,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还将不断推出,价格也更具竞争力。 四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上市,而且惯例是以有杀伤力的价格切入市场。本田将于2006年推出“思域”,本田在产品战略上一贯坚持“产品定价要一步到位”的策略,雅阁、飞度、CRV等车型的上市均采取了这样的策略,有理由相信本田将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思域”。另外马自达的新M3将于2006年上市,而且是由福特公司统一运作。福特公司从2005年开始明显是在运用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以尽快扩大市场份额。 从可能性来看,也有四个主要的直接诱因: 一是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下降和人民币升值压力。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平均关税为13%,2006年将降到10%(见图5),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对合资企业降低成本有一定的作用。同时,2006年人民币仍将面临升值的压力。据了解,2005年几大合资公司都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了或多或少的利益。 二是汽车厂商对成本的重视程度和控制力增强。大众公司提出南北大众2005减少成本41亿元。“奥林匹克计划”中明确宣布,大众将在2008年前停止产面的投资,并力求将成本降低40%。2005年6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验室成立,该实验室的投入使用将大大简化并加快南北大众生产的产品采用本土材料的认证流程。据估计,在中国设立中心试验室,检验成本至少降低一半。通用汽车公司2005年8月将其全球的研发软件安装至中国市场200多位供应商那里,这将大大缩短通用产品本土化的研发流程,即通用研发一款适应中国市场的新车型所需时间将缩短到一年。 三是国产化程度提高。大众、福特等汽车公司纷纷加速在中国国产化步伐。2005年一汽大众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成立。据了解,一汽大众发动机公司原材料主要是在中国采购,最终国产化率将达到90%,批量投产在2007年年初,最终达到年产能30万台,且可能首次把2.0L以上大排量发动机引入国内生产,从而使产品线覆盖大众在华投产车型所需的所有发动机,并借此提高大排量车型的国产化率,降低整车成本。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合资公司也已经成立。世界各汽车零配件行业巨头,也纷纷做出了增资中国的计划,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将其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博世也要在中国追加投资。 四是合资公司外方母公司对合资公司的控制政策有所松动。2005年10月,大众公司公布了全新的中国市场发展策略——“奥林匹克计划”,首次明确表态,积极支持合资企业生产中国自有品牌产品。 3.商用车价格调整将以下降为主调,但有些车种价格有上升的可能。由于市场竞争的激化,各厂家将继续通过价格手段来获取竞争力,但由于能源与资源价格的上涨、商用车价格已经低于国际市场的现实,可降价的空间已经有限,下降幅度不会很大。有些车型如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商用车企业,所生产的主流轻型货车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价格有可能出现上升。 (二)汽车总需求增长速度将继续下降,但仍将保持较快速度,需求总量将达到新的高度 1.商用车市场将由2005年的负增长转变为2006年的正增长。商用车市场的变化取决于四个因素,即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行业政策和环境。从2006年的情况看,其他三个方面都不会出现较大影响的变化,商用车市场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据国际国内主要权威机构预测,预计2006年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仍比较高,但与2005年相比有所下降,按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6年GDP增长率为8.8%,比2005年下降0.6个百分点,其他机构的预测值也大体相当(见表8)。 从商用车需求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来看有这样的规律:当经济处于景气上升期时,商用车需求增长率远远高于GDP增长率;而当经济处于景气下降期时,商用车需求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GDP增长率的下降幅度。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一轮经济周期中,经济增长升降幅度越大,商用车需求增长率的变化幅度也就越大,而且在景气下降期商用车的需求往往会出现负增长(见图6)。 在我国这一轮经济周期中,GDP增长率未出现大起,当然也难以出现大落,因此商用车在2006年不会出现大落。但是由于GDP增长率会出现0.6个百分点的落差,所以从经济增长速度的角度看,2006年商用车需求的增长率将低于2005年。当然这一判断主要适用于重型货车以外的其他6种商用车合计,这6种商用车2005年增长速度比2004年下降了13.3个百分点,下降到7.2%,预计2006年将继续下降。而2006年的重型货车市场可能并不遵循上述趋势,因为重型货车市场在2004年的大起和2005年的大落,主要是治理超限超载政策导致的,而不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重型货车经过大起和大落后,其2005年的需求量已经略低于2003年的水平,预计2006年仍是调整年,需求可能略有增长(见图7)。 由于重型货车市场止跌回升或保持稳定,所以,尽管其他六种商用车需求合计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商用车的总体需求水平将由2005年的负增长转变为正增长,预计增长速度在4%左右。 2.乘用车需求增长速度将比2005年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2006年乘用车市场发展态势可以从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从长期发展大趋势看,在未来15年内我国轿车市场将长期处于快速增长区间,轿车需求增长速度应大体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2倍。这个结论主要来自于R值(车价/人均GDP)规律。 首先,轿车先导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当R值达到2~3时轿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轿车普及率迅速提高,轿车市场开始进入成长期,日本和韩国基本具有同样的发展曲线。进一步研究表明: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R值的变化与轿车市场的发展,都有明显的上述对应关系。到目前为止只有新加坡和香港这样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型国家或地区例外。 其次,我国轿车消费先导地区市场的发展,也同样遵从了R值规律。我国轿车率先进入家庭的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基本在2000年前后开始进入家庭大量购买轿车的阶段,而这时正是其R值达到3左右的时点(见图8) 注:轿车平均车价源于53个城市私车家庭调查。 我国的人口密度、国土面积都不是新加坡、香港的特征,我国政府在私家车消费上不可能也不应该采取那样严格控制的政策,可以肯定,R值规律在我国同样适用。 未来我国R值将不断地向靠近3的时点转化,从而为轿车大量进入家庭提供了保证。从R值的公式知道,R值的变化是由价格和人均GDP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未来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与压力,人均GDP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因此, R值将继续快速降低,初步预计我国的R值将在2009年前后达到3左右(见图9)。国际经验表明,在R值达到3以前的几年,轿车需求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当R值低于3以后,千人保有量将快速提升,意味着每年的增量将是很大的,持续快速增长的整个过程在15~20年。据此判断,我国乘用车市场至少还将保持15年左右的快速成长。 从短期的发展趋势看,2005年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摆脱了2004年的颓势,正在处于上升趋势(见图10)。 从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两方面看,我国乘用车市场2006年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增速比2005年将有所减缓。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2006年GDP增长速度比2005年将减慢0.6个百分点。二是降价车型向A级及以上车型转移,而2005年A00级即入门级车降价幅度较大,降价对促进需求增长的效果不如2005年大。三是不再存在2005年这样的一个大约相当于8万辆车的等待人群。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06年国产汽车总需求在633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需求为360万辆,其他各细分车型国产车销量预测结果(见表9)。 预计2006年汽车进口量为12万辆,汽车总需求(国产加进口)将达到645万辆,比2005年增长11%左右,其中乘用车总需求为370万辆左右,比2005年增长约15%。 2005~2006年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徐长明

GTI(一汽大众汽车品牌)详细资料大全

上期内容我们为大家盘点了一下2020年即将到来的重点新车,有朋友问为啥没有说到电动车。其实,我们就是计划把电动车归类整理到一起,这样文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说到电动车,2020年上市的新车可真不少,包括像大众和丰田这样一线的品牌,都将在今年推出量产上市车型,而领军旗帜特斯拉也有重磅新车,真的是好戏连连。跟随我们一起来看吧。

1、特斯拉Model?Y(预定价44.40-53.50万元?预计最快年底交车)

2019年是特斯拉收货颇丰的一年,在中国的工厂投入生产,Model3在全球的销量也节节攀升。Model?Y将在中国生产,但2020年依然是优先保障Model3的产量,不过由于Model?Y和Model3属同平台车型,共享大约四分之三的汽车零部件,因此Model?Y依然有可能在年底小批量交付,而且现在其实是可以预定的。

Model?Y定位于中型SUV,标准车型为5门5座,可提供7座选装版本。车身比例与Model?X有些相似,尺寸更小一些。车头的设计风格则与Model3完全一致,这种全封闭的设计风格已经收到电动车用户的好评,当然还能减小风阻。内饰方面,目前还没见到实拍图,从效果图上看,中控台的设计更有层次,中控屏采用了类似Model?X的竖屏而非Model3上的横屏,当然最终表现如何我们只能期待早日看到实车。

性能方面,Model?Y将会提供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动力形式。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将达到3.7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480km;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5.1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505km;长续航后驱版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5.8秒,WLTP标准续航里程为540km。和Model?3一样,同样支持特斯拉超充V3.0系统,最高充电功率可达250kw。

新车看点:

特斯拉第二款SUV,续航能力较长充电快,性能表现也比较强,最重要的是这台车的实用性更强,载人载物能力都更强。特斯拉预期它的销量将超越目前很火的Model3,但它是否会与Model3一样主打操控牌,这点是个谜题。

2、比亚迪汉EV?(预测价格:30万元起?预计上市时间:6月)

比亚迪汉最早亮相于2019年上海车展,造型来自比亚迪E-SEED?GT概念车,将中国的“龙”文化和前卫的科技感完美地结合,EV车型采用电动车常见的封闭式前脸。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50/1890/1490mm,轴距为2940mm,尺寸达到了中大型轿跑车水平。扁平的车头、流畅的车身、伸缩式门把手和诸多细节的雕琢,让这台车达到0.233Cd这样很低的风阻系数。

车厢内部,采用环抱一体式座舱,中控台前方勾勒出连贯流畅的曲线,围拢出舒展优雅的驾乘空间。中控台也采用曲线设计,加入更为丰富的柔和连贯的曲线和曲面。从效果图中能够看到,保留了可自适应旋转的中控屏以及全液晶仪表盘,档杆台也很干净,空调出风口则显得独特,车厢的科技感和设计感都很不错。

汉EV版本拥有载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163kW(222Ps)和200kW(272Ps),据悉汉EV将首次搭载比亚迪最新的刀片电池,NEDC续航最长超过600公里。

新车看点:

比亚迪汉EV版本肩负着与特斯拉Model?3正面竞争的使命,超过600km的综合续航、0.233Cd的风阻系数、更加有设计感的车厢等,都使它拥有独特的竞争力。

3、大众ID3?(预测价格:25-30万?预计上市时间:年底)

大众之前投放的几台电动车像朗逸纯电等都是“油改电”而来,而ID3则是大众纯电平台MEB推出的首款车型,代表大众电动化真正的开始。ID?3是在2019年9月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上首次亮相,计划于2020年中在欧洲上市销售,在德国本土市场上的基本价格定在将近3万欧元。

ID?3是一款两厢轿车,造型设计与燃油车风格完全不同,看起来更加有现代感也很有亲和力。采用了电动车封闭式前脸,但整体造型很像一张笑脸,整体式下格栅犹如微笑的嘴巴,两侧连接的头灯很像眼睛,中央拍照框正好是鼻子,这个设计应该是仿生学的高水平作品。车身侧面采用流畅的腰线,粗壮的C柱和封闭式轮毂显得与众不同,而车尾则采用双色搭配,黑色尾门与后风挡融为一体。

车厢内部同样很有设计感,简洁的中控台,小巧的全液晶仪表盘和偏向驾驶员悬浮式10英寸中控屏让车厢变得非常简单,传统的挡杆台位置只布置了杯架,没有任何一丝多余的布局。

得益于MEB纯电动平台,ID3底盘布置的动力电池非常合理,对车厢没有侵占。这台车可以搭载45kWh、58kWh和77kWh三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在WLTP工况下的综合续航为330km、420km和550km,动力电池来自宁德时代。

新车看点:

大众MEB平台首款车型,造型设计感很强,车厢也很有时代感,最重要的是这台车可以达到550km续航,具备了很高的实用性。

4、丰田C-HR?EV(预测价格:18-22万?预计上市时间:4月)

丰田在纯电动车方面已经落后于对手,他们计划通过纯电动平台e-TNGA架构打造几款全新电动车,但并不会优先供应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率先出场的电动车将会是“油改电”而来的C-HR?EV和奕泽EV,分别由各自合资企业实现国产化。

广汽丰田C-HR?EV车型预计将于4月份北京车展上市。因为是油改电车型,所以在外型方面与燃油版保持高度相似,车架没有任何改变,主要的变化来自外饰件。比如车头采用封闭式造型,但保险杠上方留出狭长的进气格栅直至两侧头灯,车头增加了EV标识。车身侧面变化不大,主要不同是采用了花瓣状的封闭式轮毂,用来降低风阻。车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增加ELECTRIC的英文标识和取消了排气管。

动力方面,广汽丰田C-HR?EV将搭载最大功率150kW(204Ps)、最大扭矩3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匹配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暂未透露,NEDC工况续航里程400km。

新车看点:

丰田在中国市场的首款电动车,虽然动力性能和续航表现都比较一般,但丰田对于三电的管理水平是值得信赖的,车辆SOC的准确性、电池的安全性以及耐用性方面还是值得期待。

5、宝马iX3(预测价格:55-65万?预计上市时间:下半年)

2019年,奔驰和奥迪在电动车方面产品终于落地,而在多年前就推出了i3的宝马在此领域迟迟没有新动作,反而变得很被动。宝马意图在今年发力,将2020年定义为宝马的“新能源车之年”,领衔车型则是纯电动SUV?iX3。宝马iX3将是首款搭载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的车型,更让X3成为宝马首款实现“一个架构兼容各种动力总成”的产品。

由于iX3基于现款X3打造,因此车架整体形态保持不变,外型方面的变化也都是一些细节上的装饰。前脸的双肾造型依然保持,但已经连为一体,而且内部采用了很多凸起的浮点装饰,给人全新的视觉感受。下方保险杠设计更加立体,倒梯形格栅与两侧竖立的进气口搭配也有运动感。侧面和车尾采用蓝色底裙,凸显电动身份,双色封闭式低风阻轮毂造型也很特别,车尾取消了排气管增加了扰流板,看起来很运动又能降低风阻。

动力方面,这台车初期仅提供单电机的后驱动版,电机最大功率200kW,最大扭矩为400Nm,搭载三元锂电池容量为74kWh,WLTP工况续航里程440km,快充电接口设置在车身右后侧,具有150kW的直流快充电能力,充满只需要30分钟。

新车看点:

首款搭载第五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车型,也是宝马首款实现“一个架构兼容各种动力总成”的产品,无论从动力性能到续航能力,都达到当前先进水平,只是缺少了四驱的X系略显遗憾。

6、几何C(预测价格:15-20万?预计上市时间:4月)

作为吉利针对电动车推出的专属品牌,几何品牌在2019年只有几何A一款车型,确实有些吃力,年底的时候确认将发布一款代号为GE13的新车,并发布了预告图。根据图中较大的C字型创意,这款车很有可能命名为几何C。

根据目前获得信息,几何C是一款紧凑型SUV,由于它与帝豪GSe非常相似,而且尺寸也非常接近,我们认为它很有可能就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几何c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432/1833/1560mm,轴距为2700mm,除了长度有8mm的增加,其余数据保持一致。不过车身装饰上,新车有自身的特色,它延续了几何A的封闭式前脸风格,两侧的通风口造型更加夸张。右侧翼子板增加了充电口,而侧窗采用了悬浮式,车尾则采用饰条将左右灯组连接在一起,黑色后保险杠也增加了导流板造型。

动力系统,新车采用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搭载来自于日本电产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高车速为150km/h,NEDC?工况续航达到500km和600km两个版本。

新车看点:

几何品牌的设计感很有特色,而且车厢用料也注重环保和健康,当然在智能互联方面新车也会有全新表现。

7、?荣威Ei6(预测价格:16-22万?预计上市时间:5-6月)

上汽荣威将在今年推出一款全新纯电动紧凑型轿车Ei6,将于4月开幕的北京车展首发,并于今年上半年上市。这台车采用i6的车架,车身尺寸为长宽高4724/1835/1493mm,轴距为2715mm,相比燃油长度和高度略有增加。

荣威i6采用“律动设计”语言,而针对电动车专门推出“集智设计”语言,Ei6采用封闭式前脸,两侧矢量矩阵大灯通过镀铬饰条连接,搭配犹如鲨鱼牙齿般的密集竖条组成的下保险杠和两侧大面积通风口,拥有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个部分还实现主动式进气和散热的功能。这台车的车顶采用一整块玻璃覆盖,是全景式天幕,拥有出色的采光效果,并可以降低车重。提供低风阻封闭式轮毂选装。车尾的变化相对较小,镀铬条连接左右车灯,取消了排气管。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36kW(185Ps)的电机,续航里程达到600km,综合续航可能在500km左右。另外,这台车还将支持5G互联技术。

新车看点:

全新的设计理念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有一定的前卫感,全景式天幕也能带来不同的乘坐感受。三电系统较为一般,但5G互联却很吸引,很期待有什么新鲜的功能。

8、北汽新能源ARCFOX?MARK5(预测价格:30万左右预计上市时间:8月)

在2019年日内瓦车展,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发布了一款名为ECF的概念车,是一台纯电中型SUV。现在这款车已经确定将会量产,预计8月份正式下线,它基于ARCFOX?IMC平台打造,有可能命名MARK5。

MARK5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88/1940/1683mm,轴距为2915mm,分量还是比较足。造型方面,MARK5与ECF概念车型保持了较高的还原度,采用封闭式前脸,头灯内部弯折的日行灯有一定辨识度,下包围两侧同样采用大尺寸进气口。车身侧面采用了伸缩式隐藏门把手来降低风阻。车尾采用贯穿式尾灯,后保险杠采用与车头呼应的扩散口式造型。

动力部分,MARK5配备双电机,前后分别搭载最大功率160kW(218Ps)的驱动电机,最高车速为180km/h。三元锂电池组来自天津荣盛盟固利公司,但目前电池的容量及续航里程还未公布。

新车看点:

北汽新能源的EU系列销量不错,但品质不算高,希望用ARCFOX品牌来提升品质,因此MARK5的品质如何值得关注,包括车厢用料、电池SOC计算准确性、续航能力等综合表现。

侃弟点评:

2019年新能源汽车虽然整体销量受挫,但电动汽车的销量是增长的,现在政策已经明确电动车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得到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在这种形式下,传统造车巨头像丰田和大众都将以最快的速度杀入市场,而特斯拉的国产进程加快将促进电动化趋势加速。好在中国品牌在此领域已经有所积淀,从技术储备到生产能力都有充分的准备。我们本次介绍的车型基本都是传统车企的电动车,这些产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更有保障,重点推荐。而互联网造车企业在今年也有很多动作,有兴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我们可以单独再做盘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1款大众辉昂上市,精简至三款,40万买空气悬挂值不值

一汽大众高尔夫GTI诞生于9年前,于2010年3月7日在广州上市。拥有强大的动力系统。搭载的2.0 TSI发动机在1700转低转速时即可输出峰值扭矩,并在1700~5000rpm的宽阔范围内保持280Nm的峰值扭矩输出,使其充沛的动力连绵不绝;特别是在迅捷精确、换挡冲击极小、挡位增减瞬间完成的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配合下,极速可达到235km/h,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7.1s;而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还能随时切换成手动模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一汽大众高尔夫 外文名 :GTI 品牌 :一汽大众 上市时间 :2010年3月7日 最高时速 :235km/h 加速时间 :7.1秒(0-100km/h) 油耗 :7.7升/100公里 车型背景,意思,产品特点,起源,品牌历史,获奖信息,配置表,敞篷车上市, 车型背景 作为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性能运动型两厢车,一汽-大众高尔夫GTI拥有强大的动力系统。搭载的2.0 TSI发动机在1700转低转速时即可输出峰值扭矩,并在1700~5000rpm的宽阔范围内保持280Nm的峰值扭矩输出,使其充沛的动力连绵不绝;特别是在迅捷精确、换挡冲击极小、挡位增减瞬间完成的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配合下,极速可达到235km/h,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7.1s;而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还能随时切换成手动模式, 使高尔夫GTI拥有了媲美赛车般的驾控感受。 高尔夫GTI拥有赛车般的底盘。相比普通版高尔夫,GTI的底盘不仅降低了10mm,而且经过重新调校的前后悬挂减振器阻尼特性、螺旋弹簧刚度以及前后稳定杆的强度都得到增强,这使GTI有着更好的车身刚性,过弯时具备更加韧性的支撑力 GTI在弯道上的出色动态平衡还得益于另一项法宝——X D S车辆动态电子差速锁,这项提升底盘极限的革新科技,能够在车辆极速过弯时强效抑制轮胎打滑,有效提升车辆的驱动力矩,在确保车辆最佳的行驶稳定性同时让高尔夫G T I过弯更加敏猛、精准;而大尺寸的刹车盘则提供了极其优异的制动性能,为驾驶者的极致速度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畅销全球的高尔夫是大众汽车的“皇冠”,GTI恰似皇冠上的“明珠”。问世37年来,高尔夫不断挑战性能高峰,更难能可贵的是,高尔夫GTI点燃了每一个人心底与生俱来的对速度的渴望,激发起每一个驾驶者不断超越的运动 *** ,实现了每一个平凡人渴望创造奇迹的梦想。 意思 说到GTI,就不得不提到这三个传奇的字母组合的来历。GTI在欧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根据调查有93.2%的人熟识这个名字。有些人对GTI这三个字母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大众的V W logo。 GTI的GT来源于Gran Turi *** o (义大利语),中文翻译的意思是:制造标准比得上赛车的高级轿车。 70年代初的时候,汽车的高性能和可靠性还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两件事情,那个时候跑车往往在追求高性能同时,丢掉了机械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所以开着这样的跑车去长途旅行的话很有可能成为一段不美妙的回忆。 当时汽车工业的工程师们立志改变这种情况,于是一种将出众的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性结合在一起的GT车型就此诞生了。所以也有人称GT为超级跑车。 GTI的“I”则取自英文中的Injection喷射之意。第一辆Golf GTI 装备了配有博世K-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的110马力的发动机。正是这套汽油喷射装置使这种高尔夫与大众其他化油器车型区别开来,所以运动型高尔夫成为大众公司最早装备汽油喷射发动机的车辆,所以人们将这台高尔夫称为高尔夫GTI。GTI无论是在加速,操控,自燃等安全性上,都做到了超越同级别车辆的地步。无论是在都市上下班的路上,还是在郊外,配上DSG的GTI,更是让驾驶者享受驾驶操控的乐趣。 无论汽车世界如何发展,GTI永远是那个带给我们简单纯粹的驾驶乐趣的传奇,无论GTI面孔如何进化,不变的是GTI三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每天都能享受到极致驾驶的乐趣。 产品特点 传承37年的传奇血统 高尔夫GTI的高性能传说,源自其与生俱来的品牌传统。 1976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GTI”三个字母首次被世人熟悉,那时的“GT”取义义大利语“Gran Turi *** o”,意为“制造标准比得上赛车的高级轿车”,字母“I”则代表英文“Fuel Injection(燃油喷注)”。35年后的今天,“GTI”已经超越了字面含义,代表着对运动感和速度的执著追求。 37年来,高尔夫GTI不断挑战性能高峰,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点燃了每一个人心底与生俱来的对速度的渴望,激发起每一个驾驶者不断超越的运动 *** ,实现了每一个平凡人渴望创造奇迹的梦想,成为全球超过170万GTI车迷崇尚运动驾驶乐趣、彰显个性自我的精神象征。 极致追求的驾控感受 高尔夫GTI 的高性能体验,源于对更高速度和更佳操控的不断追求。 高尔夫GTI拥有强大的动力系统。搭载的2.0 TSI发动机在1700转低转速时即可输出峰值扭矩,并在1700~6000rpm的宽广转速范围内保持280N·m的峰值扭矩输出,使其充沛的动力连绵不绝;特别是在迅捷精确、换挡冲击极小、挡位增减瞬间完成的6速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配合下,极速可达到235km/h,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7.1s;而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还能随时切换成真正的手动模式, 使高尔夫GTI拥有了媲美赛车般的驾控感受。 高尔夫GTI拥有赛车般的底盘。相比普通版高尔夫,GTI的底盘不仅降低了10mm,而且经过重新调校的前后悬挂减振器阻尼特性、螺旋弹簧刚度以及前后稳定杆的强度都得到增强,这使GTI有着更好的车身刚性,过弯时具备更加韧性的支撑力 ;GTI在弯道上的出色动态平衡还得益于另一项法宝——XDS车辆动态电子差速锁,内置于ESP系统内的XDS可以避免内侧驱动轮的打滑,有效改善前驱车的转向不足现象;而大尺寸的刹车盘则提供了极其优异的制动性能,为驾驶者的极致速度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 冲击视觉的造型设计 高尔夫GTI的高性能感受,源于视觉感官受到的强烈冲击。 “我们要的是一辆富有强劲力量的汽车,一款具有GTI一贯简洁清晰设计概念的汽车”。大众汽车公司设计总监、被誉为21世纪最出色汽车设计师之一的Walter de'Silva,赋予了高尔夫GTI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动感造型。 简洁明晰的车身线条构成了国产高尔夫GTI强有力的整体造型。黑色蜂巢状的进气格栅、红色装饰线、双平行线格栅上的GTI徽标,成就了GTI不可动摇的标志性符号;更加粗大的雾灯和侧向进气口设计,与运动型保险杠一起组成了更具冲击力的GTI面孔;造型夸张的全新战斧式大尺寸GTI专用轮毂让人热血沸腾,宽大的后扰流板令尾部更显宽阔结实,镀铬双排气管以及遍布整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充满了挑战速度的特征特征。 赛车般风格的内饰更加凸显了国产高尔夫GTI的高性能属性。赛车风格的平底方向盘上,仍能看到第一代高尔夫GTI狼标方向盘的影子;位于方向盘下部和换档杆上部的GTI和DSG两个金属徽标,再配上方向盘真皮线脚的亮眼红色,进一步突出了GTI的纯正血统和出色性能。 满足苛求的工艺品质 高尔夫GTI的高性能品质,源于它没有舍弃对舒适性的追求。 秉承高尔夫一贯的高品质追求理念,国产高尔夫GTI的内饰做工异常考究,Vienna小牛皮高级运动座椅提供了极好的包裹性和支撑;方向盘和换挡杆以及中控面板的按键触感极佳;带“离、回家”功能的双氙气自动清洗大灯令人倍感温馨;四门一键式防夹电动车窗保证乘员的安全;双区独立自动空调、Media-BOX多媒体接口、6安全气囊等标准配置,足以挑战大部分豪华轿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感。 毫无疑问,一汽-大众高尔夫GTI是一款真正意义上既可满足日常舒适驾乘,又能在赛道上极限狂飙的大众品牌高性能车;它将充满 *** 的运动性能与低调内敛的丰富内涵完美地融为一体;它将经典的传承与时尚的设计合二为一;它让你在血脉贲张地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品味到时尚舒适的生活方式。 畅销全球的高尔夫是大众汽车的“皇冠”,GTI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一汽-大众作为首款国产高性能车的引入者和生产者,不仅再一次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原汁原味的德国先进汽车技术,而且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高性能车细分市场,从而引领全行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相信在一汽-大众精湛的制造工艺、世界级的品质标准和更加亲民的价格体系之下,高尔夫GTI不仅使中国GTI车迷们的梦想触手可及,也使已经绵延35年的GTI传奇故事得以新的延续和光大。 起源 高尔夫GTI诞生于37年前——这是大众汽车官方的说法。但事实上,GTI的起源更早,而这一部分的历史是非官方的。最初,大众汽车内部“动力派”于1974年开始,秘密推进大众汽车的“运动高尔夫”项目。领头的是大众汽车前公关总监Anton Konrad和一位连血液里都流淌著汽油的工程师Alfons Löwenberg。 理念 “在1974年3月18日我起草了一份内部备忘录并进行大范围分发,这正是我当年的风格,”Alfons Löwenberg回忆道。这份备忘录的主题内容是:应该考虑为年轻客户提供一款运动高尔夫车型。但Löwenberg得到的反馈却给他泼了盆凉水。Anton Konrad说:“很明显,当时大众汽车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产品线的更新当中,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特别的项目。”然而,Löwenberg仍然秘密进行测试车研发。 迫不及待,急于求成 这位工程师将韦伯双喉化油器移植到了高尔夫1.6车型的发动机上,同时大大降低了车身高度,并为它配备了跑车的排气系统。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用这辆毫无舒适感可言的车,在大众汽车位于Ehra-Lessien的测试中心“大肆喧嚣”,事实证明,这有些急于求成了。Löwenberg让研发主管Ernst Fiala教授试驾了这台“噪声机器”,结果是灾难性的。“试驾之后,Fiala用与那台汽车的排气系统同样高的分贝‘咆哮’了一番,”Löwenberg解释道。如今,37年过去了,回头看看这件事似乎有些诙谐。“这车没法开!”这是当年Fiala的评价。因此,测试车的命运突然变得如履薄冰。“我们不得不马上改变我们的策略”Konrad 2011年的时候这样解释道。因此,1974年他向更多人发出邀请:研发总监及高尔夫项目负责人Hermann Hablitzel、Jürgen Adler(内饰工程部门主管)、Herbert Schuster(客车测试部门主管),Horst-Dieter Schwittlinsky(市场行销)和Alfons L?wenberg。Konrad知道,如果车辆提案要想结出硕果,最好“离开公司环境来进行项目讨论”。因此,他把讨论场所定在他家中舒适的客厅内。 真相 “没错!有些人可能听说,当时我们就著啤酒和三明治进行讨论!实际上我们喝的是咖啡,我的妻子烤了一个蛋糕,”Konrad强调说,以纠正以前的故事版本。 开始行动 “运动高尔夫”项目逐渐明朗。首先,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需要打造的是一款动感、舒适,同时具备日常使用性的汽车,而不是一款咆哮的跑车。最初的目标产量:5000辆,这是在法律上运动车型核准注册的基准。“产量太小,成本摊销后很难赚钱”Horst-Dieter Schwittlinsky回忆道。“我们清楚,只有使用量产零件才能降低GTI的成本,”Herbert Schuster分析说。会议的结果:讨论小组就像喜爱Konrad妻子的蛋糕一样,喜欢他们找到的天才般的成功秘诀。这个团队真正开始工作了。 选材 出于成本和重量的考虑,GTI以双门基础版高尔夫车型为基础,并对驱动机构进行了改进,以适应增加了的发动机功率。Schuster说:“前面的驱动机构配备了防滑杆和更大的制动钳,整个团队还决定采用内通风制动盘。通过采用缩短了20毫米的弹簧和相应的减震器,我们降低了高尔夫的离地高度。这对后来GTI的良好表现功不可没,特别是在性能极限状态下,即便在高速行驶时,也能够非常舒适地驾驭它。”GTI采用Recaro运动座椅以及稍早于GTI推出的尚酷TS车型的运动方向盘。同时,设计部门就“这样一款车应该拥有怎样的外观”这个问题展开头脑风暴。“那时候,我们认为黑色和红色的色彩组合非常有活力,”当时负责材料样品、门饰板、内饰设备以及之后其他大众汽车特别车型设计的Gunhild Liljequist表示。她为GTI创造出具有传奇意义的格子呢座套花纹。她的一个同事想出了散热格栅周围配备红色条纹的主意,而高尔夫球式的换挡杆则是她本人的创意。 发动机 但是当时仍然存在一个技术问题:“要告诉客户如何保养韦伯双喉化油器,而且只有5000辆车,这是完全不可想像的!”Konrad说。随后,项目进行过程中,他受到奥迪研发负责人费迪南德·皮耶希的邀请来到英戈尔斯塔特。Anton Konrad说:“皮耶希先生向我介绍了新款奥迪80 GTE,并问我是否愿意试驾一下,凑凑热闹。我本能地回答‘愿意’。”这款汽车110马力喷射发动机立刻给Konrad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意识到,这正是“项目”真正需要的发动机!当他对皮耶希说了有关“项目”的事情后,皮耶希也很快作出决定:大众汽车新款高尔夫顶级车型将获得5000台GTE发动机。“就这样,”Konrad说,“我们知道,这款车已经成熟并可以正式提出投产申请了!” 决定 董事会主席Toni Schmücker现在从Konrad口中得知了这个已经公开了的秘密,“运动高尔夫”项目申请报批。剩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历史故事:原定产量为5000辆的高尔夫GTI如今生产了近200万辆。 品牌历史 37年(1976~2012)造就一个传奇。这是汽车发展史上辉煌的37年,是一个车界神话不断延伸的37年。与其他大多数情况不同的是,高尔夫GTI的神话今天还在活灵活现地上演——这一独一无二的现象令人称奇。从1976年沃尔夫斯堡生产的第一辆高尔夫GTI,到今天一汽-大众蓄势待发的第六代高尔夫GTI,高性能运动两厢车的鼻祖在37年后不但魅力不减,反而赢得了更多的青睐和荣耀。 第一代高尔夫GTI:传奇的诞生 首先让我们记住六个人的名字,时任大众汽车宣传处长的Anton Konrad,轿车部研发主任Herrmann Hablitzel和他的助手Juegen Adler,工学硕士Alfons Loewenberg,Horst-Dieter Schwittingsky,市场部的Gunter Kuehl。当年正是这六个人凭著热情和执著,基本在下班时间和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代传奇车型的开发。 1975年9月,一款在轿车基础上追求性能的汽车正式亮相,6位首创者的努力震惊法兰克福车展,这款“高性能运动高尔夫”被最终定名为高尔夫GTI,字母“GT”是源自义大利文的“Gran Turi *** o”,中文大意为能跑得又快又远的车,而字母“I”则代表英文的“Fuel Injection(燃油喷注)”。 最初大众汽车只计画生产5000辆高尔夫GTI,为的是能取得参加国际性房车赛的资格。消费者对高性能的热爱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在8年时间里,第一代高尔夫卖出了53万辆,是预期数量的100倍之多。更重要的是,“Hot Hatch(高性能运动两厢车)”的车型概念因高尔夫GTI应运而生。 第二代高尔夫GTI:延续成功之路 年,第二代高尔夫GTI以更大空间和更多舒适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当时高尔夫系列中功率最强的1.8L排量发动机被安装在第二代高尔夫GTI中,84kW的功率可以在车身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帮助下,飙出191km/h的极速,前散热器格栅上的GTI标志清楚地告诉公路上的车辆,后面正飞速超越过来的是哪一种高尔夫。 变得更大的内部空间让更多配置可以被容纳在车中,助力转向装置在第二代高尔夫GTI上成为标准配置,车顶边缘导流器也被直接安装在车身上,真皮内饰和着色玻璃则进入选配列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代高尔夫GTI到停产时共生产了62.8万辆,这使其成为最畅销的一代高尔夫GTI。 第三代高尔夫GTI:不断成长的每一天 1992年2月,第三代高尔夫GTI问世,除了尺寸变得更大之外,2.0L发动机是最初的标配,凭借著再次刷新纪录的风阻系数,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98km/h。 对第三代高尔夫GTI的不断开发一直延续到其停产前夕,16V发动机和带有新型绳索换挡装置的5挡手动变速箱相继投入使用,ABS、EDS、中控锁、电动后视镜、电动车窗升降器和电动天窗也先后成为标准配置,甚至数字诺基亚音箱也进驻在红黑银三色内饰中。 16英寸5孔BBS战斧式轮毂在纪念版的“20年GTI”中首次投入使用,并成为高尔夫GTI的新标识。 第四代高尔夫GTI:朴素的运动悍将 1997年第四代高尔夫GTI正式更替,前脸和后部更大的“VW”标志成为醒目特征,当然还有更大的车身尺寸。著名的1.8T发动机令第四代高尔夫GTI在性能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每缸五气门的设计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其他车型望其项背。 16英寸5孔BBS战斧式轮毂从第四代GTI开始成为标配,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V也开始使用,防侧滑调节装置ASR最后也成为标准配置。另外,在纪念版“25年GTI”上,头部安全气囊、空调、车载计算机、速度控制器、警报装置和可以遥控的中控锁都被囊括进来,使高尔夫GTI的配置清单进一步丰富。 第五代高尔夫GTI:神话的重生 第五代高尔夫GTI在2004年10月的巴黎车展正式亮相,新的蜂窝式格栅上银色GTI字型更加醒目,水箱进气格栅上的红色装饰条再现了GTI最初的象征性标志,它不仅拥有各项先进配备与技术,稳健而充满经典风味的造型更让它勾起所有人对于高尔夫GTI的回忆与向往。 革命性的6速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无疑是第五代高尔夫最重要的性能符号,在这款变速器的传动下,最大功率147kW 的2.0 TFSI发动机爆发出极具攻击性的动力表现。 第六代高尔夫GTI:新的征程 在2008年的巴黎车展当中,大众发表GTI Concept概念车,这款车就是全新第六代高尔夫-GTI的原型车。第六代高尔夫GTI在车身形式上将分为3门版或更实用的5门车型,售价区间为:22410—243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4—24.3万元)。 第六代高尔夫GTI采用排量为2.0L的TSI增压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10hp,百公里加速仅为6.9秒。与之匹配的是标准的6速手动变速箱与可选装的6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标准装备包括用红线缝制的红黑相拼的运动座椅,多功能方向盘,红色的制动卡钳两区全自动空调。安全方面标配ABS以及ESP,全车设计有7个安全气囊,其中包括第一个膝部气囊。内部的全黑内饰、GTI方向盘以及座椅,外部的全套GTI包围、17寸轮圈轮胎等种种高尔夫GTI特有的配备。 2010年3月7日,国产高尔夫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23.58万元。该款车同时也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性能运动型两厢车。 全新高尔夫GTI上市 2015年11月4日,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GTI正式上市发售,新车仅推出一款车型,售价为23.99万元。 在动力方面,全新高尔夫GTI采用大众第三代EA888系列2.0TSI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62千瓦,相比前代发动机冬季提升10%至,而峰值扭矩则提升了25%至35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大众全新一代DSG系列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将传动扭矩提升至420牛·米。 根据数据显示,全新高尔夫GTI百公里加速仅需6.9秒,最高行驶时速则可达240公里,永远的“小钢炮”还得由GTI继续做下去。 在设计方面,新一代高尔夫GTI保留了蜂窝状进气格栅、战斧式轮毂、GTI徽标等标志性元素,车身比例则较前代产品更宽更长。车舱内部大面积采用高亮钢琴漆装饰面、真皮材质及GTI专属碳纤维风格IMD装饰条,在确保运动气质的同时大幅提升了车型的精致感。 获奖信息 2009年海外获奖信息 1. Car and Driver Magazine’s 2009 Ten Best 美国权威汽车杂志《人车志》杂志:2009年度十佳车型之一,2009年01月 2. 2009 What Car网友票选之年度车型,2009年1月22日 3. 2009 All-Stars Winners, The Automobile Magazine 美国《汽车》杂志:2009全明星车型,2009年2月 5. The Automobile Magazine, The Automobile of the Year Award 2010 美国《汽车》杂志:2010年度汽车,2009年11月12日,GTI第二次获得该殊荣 6. Car and Driver Magazine’s 2010 Ten Best 美国权威汽车杂志《人车志》杂志:2010年度十佳车型之一,2009年11月 7. Top Gear Award 2009-Hot Hatch of the Year 英国权威汽车杂志《Top Gear》2009年度最佳高性能运动两厢车,2009年12月16日 8. The 2010 Canadian Car of the Year Awards-the New Sports/Performance (under ﹩50,000) 加拿大年度车奖项之“5万美元以下最佳运动/动力车型” 9.2015年FIA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APRC)第六站暨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第五站在浙江龙游县,阿特金森再次驾驶第七代高尔夫战车夺得冠军。 配置表 一汽大众高尔夫GTI配置表 一汽大众高尔夫GTI配置表 敞篷车上市 GTI外观特征。这款敞篷车淋漓尽致地体现了GTI的标志性外观特色。从外饰来看,这些特色包括散热格栅顶部和底部的红色框线以及格栅的蜂窝结构和镶嵌的GTI标志,此外还有带大尺寸进气滤网(同样为蜂窝结构)和纵列雾灯的前保险杠,以及全新的后扰流板和后保险杠下方左右两侧的镀铬排气管。与非敞篷版GTI相似,这款GTI同样配有深红色LED尾灯、LED车牌灯和侧裙板。这款GTI的车轮采用17英寸战斧式合金轮毂,配225/45轮胎。高尔夫GTI敞篷车还可选配款式相同、但采用了机械抛光表面和黑色内表面的18英寸 “Detroit”合金轮毂(225/40 轮胎)。 9.5秒开启夏日之旅。高尔夫敞篷车的织物顶篷也移植到了这款GTI之上,这种顶篷的基本构造就是专为高速行驶而设计的。顶篷采用电动液压控制,只需9.5秒就能完全打开(11秒就能闭合)。车速低于30公里/ 小时的时候,可以自由控制顶篷开合。顶篷合起后,绝好的封闭效果使这款车成为最安静的敞篷车之一。标准配置的前侧头胸安全气 囊以及驾驶席膝部安全气囊打造了高尔夫GTI敞篷车顶级的质量和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高尔夫GTI敞篷版是同类车型中内部空间最大的一款,即使打开顶篷,行李箱也完全可用(行李箱容量为 250 升)。高尔夫GTI 敞篷车堪称是度假游玩的理想之选。 GTI内饰设计。这款全新敞篷车的内饰与经典GTI基本相同,但挡风玻璃斜度加大,并配备了专门的后排长座椅。该车还可选配采用经典格子呢织物饰面的 “Jacky ”风格运动座椅和 “Vienna ”真皮座椅。座椅带腰部支撑,可使用座椅侧面的操纵杆控制。当然,这款敞篷车还配有拉丝不锈钢踏板、独特的GTI 铝质外观变速杆、带握槽和GTI标志的真皮方向盘。此外,该车的方向盘、变速箱盖和真皮手刹车拉柄都装饰有红色缝线,而软顶内衬和车顶支柱则为黑色,处处彰显 GTI的标志特色。车门和仪表板也采用了 GTI 专属的 “黑条纹”嵌饰,即呈现金属外观的黑色高光泽色调。该车的标准配置还包括:自动恒温空调系统(Climatronic )、镀铬外框 (如车灯开关、电动窗开关和后视镜开关周围)和RCD 210 收音机-CD 系统。 消费者可选配6速手动变速箱或 DSG 双离合变速箱,将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的功率传到前轴。在 1700转/分的较低转速下,此款发动机即可输出280牛·米的最大扭矩,并保持这一扭矩直到5300转/分——扭矩曲线 十分平稳,没有任何弯曲。为了把发动机功率转化成强大的推进力,这款敞篷车不仅在 ESP 电子稳定系统中配备了EDS电子差速锁,还标配XDS电子横向差速锁——该系统同样集成在ESP电子稳定系统中。因此,即使在出弯时全速加速,该车也能确保极佳的抓地力和驾驶稳定性。 配备两种变速箱的高尔夫GTI敞篷车百公里加速不到7.3秒。闭蓬行驶时,其最高速度可达237公里/小时(DSG双离合变速箱版为235公里/小时)。综合油耗仅7.6升/100公里,二氧化碳排放为177克/公里(DSG 双离合变速箱版为7.7升/100公里和180克/公里)。GTI敞篷车的2.0升16气门4缸发动机具有极高的扭矩,非常适合巡航行驶,这一点在敞篷车之中十分难得。即使在高档位、低转速下,高尔夫GTI敞篷车仍具有充足的储备扭矩以供加速。

24.99万元起 推荐特别版和猎心版 2021款大众CC及猎装车配置解析

2020年对德系一哥大众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年的整体销量终于触底反弹,累计销量以及月度销量依旧领跑市场,忧的就是上汽大众整体拉胯,不仅原本的B级销量支柱帕萨特销量腰斩,朗逸也被轩逸超越。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上汽大众也在积极进行转变。这不,从2019年1月份就上市的?辉昂终于在近两年之后迎来了新款的上市。那么这款特殊背景下的诚意之作值得买吗?那今天就跟随车味auto一起来看看。

在广州车展前夕正式上市的2021款辉昂从旧款的4款车型缩减至三款,售价区间为34-44.6万元。虽然新车上市并没有延续大众一贯的降价促销的传统,但目前选购新辉昂的消费者依旧能享受到3年0息、保险贴息、置换补贴、基础保养等多重礼遇。

由于是年度改款车型,所以在整体造型上新辉昂仅仅在细节处理上进行了调整。正面上依旧是规规矩矩的大众经典造型,横向布置的镀铬中网和方正的矩阵式一体大灯营造内敛沉稳的视觉体验。在正面上最大变化来自于最下方的保险杠,全系采用了R-Line风格,加上镀铬细条装饰,在稳重中多了一丝年轻化味道。

侧面基本没有什么变化,5米长的车身依旧修长优雅,车身曲线仍然流畅动感。而在尾部,相较于旧款尾灯稍向下进行了位置上的调整,其余部分基本沿用现款设计。

内饰风格基本没有过多的变化,贯穿式的中控加上大众原有较为规矩的布置方案,体现档次感的同时相当严肃,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兼顾商务用途完全没问题。

动力部分,新辉昂继续沿用EA888-DMJ?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4Ps,峰值扭矩350N·m,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虽然账面参数较为优秀,但对于一台大中型车来说,也不会有太过运动感的体现。

虽然动力上没有过多的变化,但底盘上却是有一点比较亮眼的更新。那就是尊贵版和旗舰版搭载可变空气悬挂系统,根据不同的路况在线调节悬架刚度,有更好的舒适感体现。

整体来看,2021款辉昂还是有不少诚意的,首先就是同等配置车型在售价上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造型设计也相对更年轻化,特别是空气悬挂的加入让其在豪华感上加分不少。不过,4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基本上已经是豪华品牌的专有领地,不仅有BBA等头部品牌的经典车型(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还有大量的二线豪华品牌同样表现出色(凯迪拉克CT6、沃尔沃S90)。

在这个堪称红海的市场中,大众辉昂能占领一席之地吗?答案显然存在很多未知数。首先,在品牌价值上,在普通家用市场呼风唤雨的VW大众标在面对一众豪华品牌显然占不到便宜,不管是家用还是商用,BBA等豪华品牌依旧具备碾压的优势。其次,从产品设计上,新辉昂还是没有摆脱当下大众车系的同质化严重问题,造型和内饰依旧没有新意,在当下这个彰显年轻化个性化的时代能否出圈,结果同样并不明朗。

那能否在扎实的配置和做功上有优势表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比可变悬挂?奔驰E全系都有搭载;比安全属性?沃尔沃S90表现更为出色;比运动概念?同根同源的奥迪A6L和凯迪拉克CT6都有更好的表现。新辉腾未来真正能有优势的点也就是价格上的表现了。

品车识味:

其实在笔者看来,仅仅是通过旗舰车型的优化挽回在品牌上的落差是不现实的,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完全可以倚重新生的上汽奥迪。所以上汽大众想要摆脱当下的困境,还需要从朗逸、途岳、帕萨特等车型的优化改良上入手,此外新能源ID系列的全面上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只有这些销量基数较大的车型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销量提升,上汽大众重回往日巅峰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型运动轿车的坚持者之一——大众CC,其2021款车型在设计上更加新颖,并推出了猎装车(旅行版)。

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其中掀背版为四款,330TSI两款,380TSI两款,售价区间24.99~29.29万元,2021款大众CC掀背版长宽高:4865*1870*1459mm,轴距2841mm。

猎装车(旅行版)三款,330TSI一款,380TSI两款,售价区间为25.69~29.99万元,较掀背版上涨了7000元,2021款大众CC猎装车(旅行版)长宽高及轴距与掀背版一致,但尾部空间更大。

新款大众CC采用了全新的品牌LOGO,中网更加一体化,雾灯区域更运动,黑色前唇也更加立体别致。

CC车型标识放在了大众LOGO下方,更加醒目上档次。

猎装车(旅行版)有点Cross车型感觉,雾灯和前唇采用了更大的一体式镀铬饰条,轮眉上带有黑色包围,防擦条和大包围也更加完善。

带有车顶行李架,D柱设计更显厚实,线条曲线的改变,使得配备全景天窗成为了可能。尾部多了后雨刷,层次感很强,两侧配备了装饰排气。

内饰采用了家族化设计,平直线条较多,镀铬饰板提升档次,狭长的空调出风口很有设计感。

采用了全新造型设计方向盘,立体感更强,握持感更好,真皮包裹,支持四向调节。

10.3英寸全液晶仪表全系标配,兼顾了经典和科技风,支持导航的迁移显示,功能丰富,观感酷炫。

灯光等常规功能按键位于方向盘左侧,是大众车型一贯表现,下部设计有绒面包裹的储物格,手套箱和扶手箱也采用了绒面包裹,细节到位。

仅顶配车型配备了360度全景影像,但全系均配备了前后驻车雷达,中配车型有倒车影像。9.2英寸中控大屏素质不错。

触控式空调控制面板更加上档次,温度显示更加直观,配备了自动分区空调、后独立空调和车载空气净化器等配置。

机械式档杆有些违和感,这么运动酷炫、有科技感且售价接近30万元的车子,不配备电子档杆有些说不过去了。

中控控制台设计了贯通式双杯架,并带有杯托,配备了折叠盖板和小储物槽,纯黑塑料缺乏质感。

座椅造型运动,低配为皮/Alcantara材质,其他车型均为真皮材质,标配前排电动调节+加热功能。

后排空间表现还不错,但不像迈腾那么大,舒适度还是不错的。

后排有独立空调,控制面板很有质感,中央地台高度很高,在大众车系里貌似地台越高“越高级”。

高配车型车顶很有设计感,材质很高档,观感不错,有豪华感。

无框车门是CC一大特色,好看酷炫时尚,制造成本更高。

常规状态下后备箱空间达到了501L,后排支持比例放倒,掀背开启方式,开口更大,拿取物品更加方便。

猎装车(旅行版)内饰设计与掀背版基本一致,方向盘也采用了新造型设计,并带有方向盘加热功能。

猎装车(旅行版)后备箱更加接近中型SUV表现,尾部空间得到增加,常规状态下达到了514L,后排也支持比例放倒,可进一步拓展。

330TSI和380TSI可输出137千瓦,320牛米和162千瓦,350牛米,均匹配7速DSG变速箱,机盖带有双液压挺杆,机舱布局比较规整。

全系采用了18和19英寸轮毂,均为多辐造型,18英寸的比较动感,19英寸更加典雅,轮胎宽度均为245mm,保证了操控、安全和行驶稳定性。

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排气管线排布比较讲究,尾排为双边共双出设计,底盘带有加强筋设计,隔热防护到位。

330TSI?炫目版,作为入门车型,其配置水平就已经很高了,后期自己加装一套全景影像,就齐活了。推荐指数四星。

330TSI?上市特别版,售价上涨了1.69万元,但增配项目却非常丰富,轮毂、安全、科技、舒适、泊车辅助、灯光、音响、内外后视镜和玻璃等配置都进行了升级,物超所值,推荐指数五星。

380TSI?夺目版,升级了高功率发动机,但配置略有下降。

380TSI?耀目版,旗舰配置,这个价位消费者会选择BBA。

猎装车?330TSI?猎目版,相比掀背炫目版,增加了全景天窗、车顶行李架和方向盘加热等配置,更加完善。推荐指数为四星。

猎装车?380TSI?猎心版,售价提升了1.80万元,增配比较丰富,动力也进行了升级,推荐指数为五星。

猎装车?380TSI?猎风板,旗舰配置,这个价格旅行车可能还是有市场的。

大众CC作为运动型中级轿车,其生存环境还算比较“恶劣的”,外形的新鲜劲一过,销量就下滑。中期改款的大众CC除了增加掀背车型竞争力,更是增加了猎装(旅行版)车型,这就兼顾了实用性,价格上涨7000元,相比掀背版还多了全景天窗、车顶行李架方向盘加热和更大的后备箱等,实在是很划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