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_新能源汽车技术路径有哪些
1.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路径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趋势是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如今,纵然在续航能力,电池科技,维修和管理等方面还有缺陷,但是仍具备超越传统燃油车的先天优势。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会并存于市场,今后的发展标签依旧会是“电动化”。
如果从环保和耗能的角度来看,只要跨过成本障碍,建起完整的运维体系,纯电驱动的未来蓝图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
汽车产业发展到如今,功能化趋势愈发凸显,网联技术就是这种多维度延伸的支线之一。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高地,均已布局先进辅驾系统,对接成熟智能网科技,内嵌传感器、雷达等新型配套零部件,致力于为产品增添更多附加价值。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必然不会是一条主干通到底。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的板块主要是整车制造、电池体系以及售后运维。如今,发展需求带来的产业链延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添加了众多分支。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一种流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到千万级别的迈凯伦P1系列下到不足10万辆的家用车卡罗拉和雅阁等都用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车主可以实现发动机和内燃机之间的自由转换,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可以理解为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之间的妥协。既保留了传统汽车的澎湃动力,又融合了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的优势,轻松解决纯电动汽车里程不足的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在整体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都比单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使用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明智的技术改造方式。这样新能源汽车技术才能慢慢渗透到传统汽车技术领域,从而为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二、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除了混合动力技术,另一种清洁能源汽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氢气燃烧产生的水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因此使用氢气作为车辆动力源也是最早考虑的技术之一。由于中国整体氢储量非常充足,如果氢燃料动力技术实现突破,汽车的环保效率将有巨大飞跃,减少对石油及其产品的依赖,使国家在能源领域获得更多主动权。氢燃料技术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氢燃料电池的整体使用寿命在我国还很短,约为2000-3000小时,在世界上约为5000小时。此外,由于氢气容量密度大,氢气在室温和压差下呈气态。如果在运输和加注过程中储存氢气,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燃烧和爆炸事故。这也是与传统液体化石燃料相比的主要缺点之一。
三、太阳能汽车技术
太阳能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共享部分能源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太阳能的主要应用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储存能量。所以,太阳能车也是电动车。目前,太阳能汽车技术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太阳能汽车通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覆盖车外的能量转换。但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体面积和转换效率,太阳能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100公里。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里程只能维持在100公里左右。二是由于太阳能电池板整体成本较高,不利于太阳能汽车的普及。因此,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就是新能源汽车主要应用的技术分析,供大家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化路径有哪些?
日前,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同时,财政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给予支持。除了这些,这份《规划》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做了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一起来看看。
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取得重大土坯,汽车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届时,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kWh/100km,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的便利性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在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300Wh/kg,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功率密度达到了4.9kW/kg,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发动机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规划》的制定,进一步的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车企和科技公司参与其中。
充电将会更方便、更便宜
随着纯电动车型平均电耗的降低,其日常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降低,同时,《规划》提出将综合运用峰谷电价差、电动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更合理高效的用电,进一步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成本。
此外,财政将对充电电桩建设给予支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并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提升服务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幅提升
2019年,国内的汽车总销量为2577万辆,根据《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预计在500-600万辆。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车型,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实现商业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
根据专业媒体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40%的复合增速,与之相关的锂电池行业也将迎来大幅的增长,2019-2022年的复合增速将达到12.47%,最大市场容量达到402.6亿元。
写在最后:《规划》的出台,既是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路径的规划,也是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力支持,必将推动行业更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不远的将来更多的人都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必须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不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化发展。
(1)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行业关联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其导向引领作用。相关部门要从长计议,充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在此基础上制定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包括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对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考虑和规划。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中下游有序发展、协同推进。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既要广泛征求新能源汽车公司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也要广泛听取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还要认真听取公众和消费者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政策保障。
(2)着力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
人才是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产业链的优化也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上游原材料开发、零部件供应、中游整车设备,还是销售、售后服务等终端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拥有足够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在电机、电池、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3)完善产学研良性互动合作机制
新能源汽车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是否有畅通无阻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合作机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成功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鼓励众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实体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在此基础上,各学科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瓶颈技术。
(4)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相关配套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极其重要的一环。能否提供完整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是消费者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参考。因此,相关部门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公共领域充电替代电站的建设,有效提高充电替代的便利性,不断完善充电接口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维护,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更好地向全社会推广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废旧电池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如果更换的电池不能合理回收,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此外,相关服务商应提供更完整的售后服务,妥善解决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后的维修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