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_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1.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现状分析
2.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3.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4.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中国,为了实现产业弯道超车,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此外,新能源汽车也集中了一大批智力,其中包括了马斯克、王传福等人。
一、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对比
续航里程短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动力来源不同。新能源汽车用的是电动机和电池组,而传统燃油车则使用内燃机。由于电动机和电池组的重量较大,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不如传统燃油车长。目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在400公里左右,而传统燃油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
充电时间长
由于电动汽车需要充电,因此充电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充电时间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而加油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并不实用的原因之一。
成本高
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其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目前,电动汽车的价格普遍在20万元以上,而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只有不到10万元。虽然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这些补贴并不能完全抵消电动汽车的高昂成本。
二、中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原因
实现产业弯道超车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同时也是传统燃油车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为了实现产业弯道超车,中国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根据规划,到203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
三、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续航里程短
续航里程短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厂商开始研究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一些厂商还开始研究氢能源汽车技术,希望通过燃料电池来解决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充电时间长
充电时间长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厂商正在研发更快的充电技术和更高效的充电桩。此外,也在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成本高
成本高是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厂商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并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也在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以降低电动汽车的销售成本和使用成本。
四、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及智力的集中
优势
(1)环保:新能源汽车不会产生尾气和噪音污染,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2)节能:新能源汽车用的是清洁能源,可以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
(3)经济: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较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油费和维护费用,长期来看可以节省更多的开支。
(4)政策支持:对新能源汽车提供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免费停车等,这些政策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购车门槛。
智力的集中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智力来进行研发和技术攻关。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和企业,包括马斯克、王传福等人和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这些人和企业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现状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发展现状
发展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产销规模突破1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自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至今,行业经历了战略规划期(2001-2008年)、导入期 (2009-2015年)成长期 (2016年至今) 三个发展阶段。
能源战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能源安全红线 (50%)能源战略调整和强化能源安全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中国有强烈的战略意
政策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从研发环节的基金补助、生产环节的双积分,到消费环节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再到使用环节的不限牌不限购,运营侧的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目前行业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导向:1) 补贴加速退坡,2020年后完全退出,补购置转向补运营与基础设施;2) 提高能耗要求,以双积分政策为核心构建行业发展长效机制;3) 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扩大整车与动力电池行业对外开放,鼓励高质量竞争。
技术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取得较大进步。1)整车:续航里程提升明显,百公里电耗下降显著。2) 电池: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全球第一阵营。3) 电机:基本完成国产替代,集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三合一的动力总成产品是未来发展趋势。4) 电控:核心器件IGBT已实现国产突破,但对外依存度仍高。5)智能网联: 已取得部分进展,但核心技术传感技术、车载操作系统、数据平台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等尚不成熟。
基础设施端: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从2014年的3.3万个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77.7万个,4年复合增长率220%,但目前行业仍存在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供需错配、充电桩不互通共享、整体利用率偏低、停车难充电时间长等问题。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展望
由于我国新能源行业起步较晚,大概最近几年国家才开始大力发展该行业,因此目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形成以特斯拉、比亚迪两家车企两家独大,其他新势力车企蔚来、小鹏、理想等其他车企多极发展的格局。由于很多新能源车企刚成立不久,目前仍存在诸多缺点。
1.价格虚高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价格普遍虚高,在和燃油车同平台同级别的情况下,价格普遍贵5万以上。比亚迪唐燃油版只卖15万,但是比亚迪唐dmi最低配都要卖20万以上。理想ONE,价格34.98万。蔚来EC6,价格39.6万—55.4万。蔚来ES6,价格38.6—55.4万,价格直逼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很多新能源车的底盘、行驶品质根本达不到四五十万的级别。
2.充电配套不成熟
目前的充电桩配套依然未完善,充电桩较少,充电网建设落后、覆盖面小。尤其是三四线及中西部欠发达城市和地区,往往几百公里才能找到一个充电站,充电站的充电桩数目不足,遇到高峰期要抢充电桩的情况屡见不鲜。充电难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3.底盘调教不足
很多新能源车的成本主要在电池、外观、内饰、大屏幕上,并非花在底盘调教上,很多新能源车在燃油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巨大的电池包,整车车重达到2吨以上。同时为了避免刮到底盘的电池,把悬挂弹簧调的非常硬。为了避免刹不住车,把刹车和动能回收调教得非常重,再加上车身加重以后,车子的运动惯性变得非常大,对于电门的调教带来较大考验,如果电门和电机的调教不好,电门踩浅了车子加速慢,电门踩深则车子突然往前窜。而且急转弯或者紧急变向的情况下,车身或侧倾非常严重,让驾驶者感到汽车难以控制,导致操控性比原来的燃油车还要更差。
4.电池能量密度低
目前新能源车的电池储能技术依然没有得到技术突破,单位体积储能依然很低,只达到125Wh/kg左右。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本质上储能密度依然不足。即使是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也仅仅是优化了电池的排列规则,让同样的空间可以塞入更多电池而已,电池核心技术本身并没有改变。一个重达几百公斤的电池包,也仅仅能让续航里程勉强达到500公里。遇到冬天低温天气,电池储能甚至会大打折扣。由于要背负几百斤重的大电池,电池不可避免地占了一辆车成本很大的比重。
目前情况下,总体来说国内新能源市场依然不成熟,仍比较混乱。各家车企下的产品仍存在致命不足,多种先天缺陷仍无法彻底解决,目前新能源车仍然无法彻底替换燃油车,燃油车仍然是汽车市场的主流,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出现能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的颠覆性产品。
大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更像是汽车零配件组装厂,诸如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外观、内饰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电池、电机、底盘悬挂等零配件向各供应商购买,汽车组装交给国内三线品牌组装厂组装,一台新能源车就大致出来了。这些新势力车企y意识到国人买车只关注表面功夫,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和关心一辆车的底盘、操控性、形势质感等。于是向外观、空间、配置等发力,大力打造一台看起来非常高级、豪华、配置高、功能多、智能化的汽车,大力增加一些与汽车无关的数码、家电产品,如很多新能源车堆砌大量大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卡拉OK、游戏机,把所有你能想到的家电都往车里塞,美其名曰高级、豪华。没有新能源车关注一辆车最核心最重要的行驶质感、操控性和驾驶感受。
国内大多新能源车都是油改电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一辆燃油车改装成的电动车。其车身是为燃油车打造的,总体来说去掉燃油车特有的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多种新能源车不需要的构件后,再增加电池、电机,就成了新能源车。但是汽车的总体车身结构、底盘仍然是燃油车的基因,并不是专门为了电动车而重新设计的车身架构。比如比亚迪秦,它的前身是燃油版的比亚迪秦,把秦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换成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后,再把原来的双离合变速箱去掉,在原来安装变速箱的位置安装了一个电机,再把电池板挂在底盘下,一台dmi混动的秦就出来了。由于它的电池包裸露在地盘下,遇到颠簸路时非常容易被磕碰,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被碰撞后有较大的自燃风险,于是工程师只能把底盘悬挂调的非常硬,降低弹簧的伸缩回程。导致这台车非常难开,而且过颠簸路非常难颠,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
受限于目前大多数购车者在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普遍匮乏,大多数购车者更多关注一辆车的外观、内饰、配置、空间等通过砸钱就可以解决的表面形式的东西,较少有购车者会潜心研究一辆车的底盘和操控、驾驶感受等需要有一定汽车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才能理解透彻的方面。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抓住购车者的这一特点,大力打造外观靓丽、内饰高级豪华、配置丰富、功能多样的汽车,俘获了大批购车者为此买单,就目前情况下,这些新势力车企是成功的。但对于一个迫切需要集具备良好驾驶体验、续航里程长的产品、需要重新定义新能源车的人来说,这些新势力车企是失败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1-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44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是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发展前景如下:
电池技术将持续提升。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进步,电池的能量密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将更加亲民,进一步推动其普及。
充电设施将更加完善。充电设施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未来,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充电设施也将更加普及和便捷。这将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智能网联技术将广泛应用。智能网联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驾驶和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比如,通过车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与交通信号灯的协同,实现更加流畅的出行;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更加安全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
1、现状: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中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区的市场增长迅速。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和改进。
2、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增长,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将更加成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将更加成熟,电池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