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车企首申报,3企业首配套,工信部335批《产品公告》亮点十足

2.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违规企业作处理

3.数据偷换零部件,被约谈的25家车企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4.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芯片短缺,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

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申请条件_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资格审查客车企

继9月8日财政部曝光了5家存在"骗补"的客车企业名单后,国家再次出手对新能源汽车领域不为人知的"猫腻"进行了曝光和处罚。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共有25家企业的27款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对此,工信部表示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要求省级工信部门督促所在地相关企业尽快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而在这些受处罚的25家汽车企业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乘用车企业,如北汽、广汽三菱、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而这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应该说,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信部建立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从这次发布的结果看,在被通报的问题企业和车型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款车型,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款车型,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款车型。可见,无论是乘用车、客车还是专用车,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乏当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生产企业的车型,相关企业需引以为戒。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存在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问题,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相关企业包括长安、中车、万向、东风、长江、厦门金龙安凯、厦门金旅、亚星等。

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存在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的问题,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相关企业包括天津路通、新楚风、吉利、通家、东风、舒驰等。

过去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不断曝出的起火,让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公众质疑,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便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不过关,甚至出现了市场上同一款新能源车型,出现三种不同动力电池供应商的问题,背后也凸显了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今年8月,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删除了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需要强调的是,放宽产品和行业准入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只有在降低进入门槛的同时,加强对事中事后的监管,才能有效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的发生。

在销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新能源车企更应当注重车辆是否合规的问题,给予车主和潜在消费者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工信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这也是给汽车企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只有产品合格、质量过硬,才能真正进入市场,否则就算进入行业也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车企首申报,3企业首配套,工信部335批《产品公告》亮点十足

1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在近期组织的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其中不乏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吉利,比亚迪等品牌。

据悉,报警信号等多个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对此,工信部表示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要求省级工信部门督促所在地相关企业尽快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

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战略国策,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据了解,本次监督检查对象主要为新能源车型,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从“检查不符合标准规定产品情况”附件中发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BJ7000C5D3-BEV(EU5)纯电动轿车主要问题为过放电后电池管理系统不符合?GB/T?31467.3-2015?第?7.16.4?条有关要求。

新能源汽车现在成为市场区动

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从过去的由政策主导逐步进入由市场驱动为主的新阶段,只有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才能实现更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在阻碍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主要原因中,有一条就是对产品的安全可靠性不太放心,过去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屡屡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不断曝出的起火,让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公众质疑。

对上述检查中发现存在生产一致问题的车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及《公告》管理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企业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督促企业尽快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违规企业作处理

近日,工信部集中公示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5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

图1?:工信部公告

其中,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5批)信息显示,此次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中燃料电池产品共14户企业22个型号。

具体来说,14家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分别是,福田汽车、东风汽车、南通皋开、厦门金旅、厦门金龙联合、四川野马汽车、中植一客、中通客车、上汽大通、广州广日、山西宇航汽车、重庆恒通、南京金龙和中车时代;其中,北汽福田、中植一客成都申报最多,均为3款;东风汽车、中通客车、南京金龙客车、上汽大通汽车也申报2款,并列第二;其余企业申报1款。

值得关注的是,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次参与燃料电池类产品申报。

在车型方面,12款燃料电池城市客车;3款燃料电池客车底盘,3款燃料电池货车底盘;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燃料电池保温车、燃料电池物流车和燃料电池自卸垃圾车各1款。

表1?: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列表

配套方面,22款产品共有11家燃料电池企业配套,它们分别是6款亿华通;3款明天氢能;上海捷氢、上海重塑、深圳氢雄、大同华熵各配套2款,东方电气、金华氢途、英博路普、江苏清能和浙江润丰各配套1款;

其中,浙江润丰、英博路普能源(北京)、大同华熵氢能是首次出现在工信部配套企业中,而亿华通(成都)、明天氢能(重庆)、氢途科技(金华)、雄韬氢雄(深圳)等企业子公司也首次出现工信部FCEV配套企业中。

在已经公布的3款北汽福田的氢燃料客车的配套信息中,氢云链还发现,福田牌BJ6122FCEVUH和BJ6122FCEVUH-1两款燃料电池客车的燃料电池额定功率均突破100Kw,最高达到120Kw,这也显示出国内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

而在《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八批)中。共计列入258款新能源车型。

1、从产品类型看:乘用车3款;商用车255款;

2、从动力类型看:纯电动23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14款(含乘用车11款,商用车3款);燃料电池12款。

表2?:免车船税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列表

具体来说,本次燃料电池汽车共有9家12款产品上榜,上榜的燃料电池商用车种类分别为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燃料电池保温车和燃料电池运输车3种类型,其中,10款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保温车和燃料电池运输车均为1款。

从燃料电池生产车企来看,3款中植一客,2款北汽福田,厦门金龙联合、上汽大通、上海申沃、四川野马、陕西秦星、南京金龙和中通客车1款车型上榜。

从续航里程看,所有车型续航里超过400公里,有8款燃料电池商用车续航里程大于或等于550km,其中福田牌BJ6956FCEVCH燃料电池客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续航里程最长,加氢续航达到700km。

从燃料电池功率来看,跃进牌SH5127XXYZKFCEVWZ1燃料电池物流车和申沃牌SWB6129FCEV02G燃料电池客车功率达到83.5kW;而且共有5款车型的功率超过80Kw;

从燃料电池系统配套来看,亿华通以配套5款车型排名第一,东方电气和上海捷氢配套2款车型并列第二,上海氢驰、深圳氢雄和金华氢途等燃料电池企业均配套一款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数据偷换零部件,被约谈的25家车企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汽车之家?资讯]?日前,我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处了解到,装备工业一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违规企业作出处理,具体如下: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回顾:

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在近期组织的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

(一)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和保护功能、行李箱容积、轮胎规格、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二)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三)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二、对上述检查中发现存在生产一致问题的车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及《公告》管理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企业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督促企业尽快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消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编译/汽车之家?周易)

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芯片短缺,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

从免征购置税延长两年,到“新基建”形成客观助力,再到相关生产企业准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2020年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而言,可谓是利好不断。同时,为了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部门还用数次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方式为其拓展消费渠道,提振信心。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的期盼和扶持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特殊时期的发力节点。

然而,这样的好意和助力似乎有些被辜负。在如此多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一些“被掩盖”或是“待发现”的问题,却在一次监督检查工作中被集中暴露了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降低准入门槛后的首次暴雷。

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25家车企被约谈并责令整改?

昨日,马拉车市从工信部获悉,因被检查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已被工信部约谈,并收到了工信部的处理决定。

工信部在处理公告中称,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

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工信部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

此次被查出存在问题的,共计25家车企。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企9家,新能源客车企业10家,专用车企业6家。相对于客车和专用车,此次涉事的新能源乘用车企无疑更受关注。

9家新能源乘用车企分别为: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北京汽车、东风汽车、广汽三菱、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广汽本田、北汽(广州)、比亚迪、浙江豪情。

而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具体车型分别为众泰E100、东风日产轩逸纯电、GS4插电混动、世锐PHEV、秦插电混动、帝豪GSe纯电动等9款。

事实上,从10月份开展监督检查工作,11月19日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及涉事车企名单,再到昨日出台处理意见。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并未发现有车企针对此事正面回应,并作出任何的应对措施。

或许在车企看来,此次的“生产一致性违规”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儿,网上甚至还有一种声音称此事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但马拉车市却不这样认为,该好听点说是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说严重点根本就是数据、偷换零部件!?

解读“书面化”的问题描述

看看究竟是不是“小题大做”?

在工信部给出的“书面化”的问题情况描述中,单从字面意义或许很难体现其问题的“严重性”。但如果把几个书面化的问题情况描述,简单“翻译”一下,或许又是另外一种理解和感悟了。

1.?蓄电池初始容量、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不符合要求。

简易解读:电池容量、耐用性数据

造成后果:续航里程注水、电池使用寿命缩短

涉事车企及车型: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众泰E100)

2.?电池管理系统、过充/放电保护值不符合有关要求

简易解读:电池保护措施不到位

造成后果:电池使用寿命缩短、存在安全隐患

涉事车企及车型:北汽(EU5)、东风日产(轩逸纯电)

3.?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生产企业名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

简易解读:私换零部件

造成后果:用电或用油的实际介入或出现偏差

涉事车企及车型:广汽三菱(祺智PHEV)、广汽传祺(GS4插电混动)、广汽本田(世锐PHEV)

4.?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超过备案参数值。

简易解读:续航里程、电耗数据虚报

造成后果:百公里耗电量与实际不符

涉事车企及车型:广汽传祺(GS4插电混动)、广汽本田(世锐PHEV)

5.?安全带生产企业名称与备案参数不一致。

简易解读:私换零部件(安全带)

造成后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涉事车企及车型:北汽(EU300)

6.?备胎标识不符合要求。

简易解读:备胎没有明显标签

造成后果:标签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涉事车企及车型:比亚迪(秦插电混动)

7.?行李箱容积不符合要求。

简易解读:行李箱容积不达标,虚标数据

造成后果:不满足工信部规定行李箱不小于0.3m?的标准

涉事车企及车型:浙江豪情(帝豪GSe)

如果说工信部“书面化”的问题情况描述还让没有多大感觉,通过简易解读之后,想必问题的严重性已不言而喻。数据、私自更换零部件,怎么看也不算是小问题吧?

究竟是有心还是无意

为何它们会选择“辜负”政策红利?

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此问题上出现数据不一致、部件不符,很难说这是车企的无意而为。

那么为何它们会有此举,客观上辜负了国家带来的政策红利呢?

首先,是侥幸心理在作祟。

不可否认,被查实的车企,可能只占在进行此项操作企业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被抓了现行。毕竟这也是降低了准入门槛之后的首次监督检查。

当政策法规与成本利润产生矛盾时,如果取某些手段而又不被发现,那么带来的将是极大的一笔收益。

当然,数据、打擦边球这些也并非国内车企的专属,全球范围来看,许多跨国车企不也都干过排放那些事情嘛。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其次,双积分的压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大势所趋。

事实上,虽然大多数车企都在加快新能源的步伐,但从其产品真正到达消费者手中,成为其销量主要构成的占比并不大。

很多车企生产新能源车型要么基于现实的压力(例如双积分),要么生产出来的产品流入了非私用的市场,若不是相关部门排查,可能根本不会出现问题。

无论是主观的“刻意”还是被动的“无意为之”,这些被查出来的车企都注定了不是最后一批,只不过还有许多未被揭开的“事实”罢了。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没有纸是能包住火的。特别是国家相关部门在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将重心和注意力从准入门槛转移到了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上去。

也许有人会说此次的暴雷,是因为这些涉事车企运气不好,单单它们被查到。但不难预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监督检查将会是常态。只有自己端正了态度,避免或改正类似的“错误”,才不会被揪出来,届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才会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突发,25家新能源车企被约谈!

近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新能源产品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包括北汽、广汽、广汽本田、比亚迪、吉利等25家车企被点名。

工信部表示,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该部建立了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结果通报制度。在近期组织的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

2、芯片短缺,大众汽车面临停产风险?回应暂不影响维修

近日,大众汽车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芯片短缺,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据了解,此次芯片短缺,将导致车身稳定系统和车载电脑两大模块无法生产。有记者了解到,本次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主要出在芯片的上游企业,受疫情影响,海外规模较大的晶圆厂和封测厂陆续宣布停产,意法半导体公司罢工,造成全球半导体缺货严重。国内大众方面也表示称,由于相关零配件维修需求较少,目前不受影响。

3、2022年本田将停售欧洲市场内燃油车辆

近日,我们从外媒获悉,本田于2022年在欧洲地区停售传统燃油车,而未来销售车型将全部以混动和纯电为主。本田欧洲高级副总裁Ian?Howells表示:“本田将于2022年停止在欧洲销售传统内燃机车型。

4、恒大许家印: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

12月8日,在恒大全球电池研究总院,恒大董事局许家印再度提及新能源汽车目标,“到2025年产销100万辆、2035年产销500万辆”。

资料显示,恒大汽车全球研究总院及旗下11大专业研究院的院长多来自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加盟恒大汽车前,他们曾在东风汽车、福特、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通用汽车等企业就职,在前瞻技术、动力总成、软件、电驱动、车型研发等多个技术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研发经验。

5、长安汽车新项目或借壳长安蔚来

汽车行业关注?在长安汽车宣布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之后,近日又有消息称,长安汽车将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开发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该平台会以三家公司的首字母联合命名,即“CHN?平台”。基于该平台生产的首款车型,预计会在?2022?年上市。

6、判了!特斯拉欺诈“退一赔三”?

韩先生在特斯拉上购买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S?P85,购买前被销售告知,特斯拉认证车不存在重大事故、水泡、火烧和结构性损伤等,但韩先生随后用车中总是发现一些小问题,需频繁去特斯拉服务中心进行维修,后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一怒之下起诉特斯拉。从19年8月维权至今,韩先生等到了法院判决:退一赔三。12月4日,韩先生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胜诉了,退一赔三!”据其发布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判其退一赔三。即购车合同撤销,特斯拉退还37.万元购车款,并赔偿113.91万元。

7、不止增程式车型?消息称理想汽车纯电动车型也将推出

IT之家?12月5日消息?据?36?氪报道,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理想汽车推出纯电动车型,该车型将搭载其最新的纯电动技术平台。“BEV?也最早在?2022?年推出亮相,2023?年上市销售。”对此,理想汽车官方予以否认,称?BEV?项目在进行前期预研,现在还没有确定的推出时间。报道指出,一位接近理想汽车?BEV?项目的人士称,考虑到汽车研发和测试需要较长周期,理想首款纯电动车推出的时间很可能比上述预测的时间晚很多。

8、众泰新能源被裁定破产清算?

电车汇消息:12月2日,*ST众泰发布公告称,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裁定书》,获悉公司全资二级子公司众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被债权人以不能清偿到期债权,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被申请破产清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